2025年1月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数字孪生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蒋云钟带领团队到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调研指导工作。河南省水利学会秘书长单松波陪同调研。
蒋云钟团队在省南水北调供水调度大厅观看了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宣传片,听取了配套工程信息化改造提升暨数字孪生建设阶段成果的展示。在焦作府城泵站工程现场,听取了焦作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府城泵站数字孪生试点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实地查看了泵站群全生命周期监测运维系统运行情况,并与泵站运行管理一线人员做了深入交流。在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座谈会上,详细了解了配套工程信息化现状、数字孪生建设技术路线、新技术应用、项目进展、存在问题以及下步重点工作计划,深入交流了数字孪生引调水工程水锤防护综合调控等关键技术。
蒋云钟对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数字孪生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与充分肯定,对在项目建设中建立包含50多条内容的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创新技术清单的做法给予充分鼓励。蒋云钟指出,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信息化改造提升暨数字孪生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创新点直面痛点和难点、针对性强,切实契合了“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建设原则。在数字孪生深入建设阶段,将云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一是要在如何实现全工程数字孪生上下功夫。既要注重工程实体本身上的数字孪生建设,又要注重工程所处外部环境上的数字孪生建设,尤其是注重不良地质环境对工程实体的影响。二是要在如何实现全业务支撑上下功夫。立足“三个安全”工作目标,围绕“四个适当”调水需求,高效管理,提质增效。既要满足正常运行各项业务管理需求,又要在应急情况下,系统快速响应和应对,以最快的时间、最小的成本代价完成抢险处置。三是要在如何实现全链条智能化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结合工程实际,选用性价比高的前端感知设备,建立完善的智能感知“眼睛”,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多模型组合,多算法优化,建立强大的“脑”,精准开展智能诊断和评价。储备充足完善的实验、实践数据,经过自动计算和比对,第一时间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智能预警。运用自学习大模型的不断进化,定期对工程实时工况开展推演,明确工程实体或设备的生命周期。推演成熟完善的操作指令,通过具有等保保证的网络“脉”,传输到执行端的控制装置“手”,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编辑:唐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