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碧波浩荡润莲城 丹江南水惠万家——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8周年之际
时间:2022-12-13 来源:许昌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浏览量:
一渠清水连通南北,润泽广袤中华大地。2022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8周年。8年来,我市受水逾12.66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本年度累计供水1.49亿立方米,受水区域33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超227万。如今的许昌,“干渴之城”早已成为历史,“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目标早已实现。许昌这座城市更富灵气、更有品位,许昌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彩、更加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是“国之大者”,是大国重器,是民族水脉,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之源。有着“莲城”美誉的许昌历史上水草丰美,早在宋代就以荷花闻名天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属于许昌的水越来越少,这座历史名城被贴上了“缺水”的标签——全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之一;人均水量仅有全国的1/10,不足全省的1/2。而且,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许昌市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面积达73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许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许昌因缺水与许多重大投资项目失之交臂,为争夺水资源与相邻市连续多年打“夺县争水”之战。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夏天自来水供不上,半夜还在街上排着长龙等接水;家属院修蓄水池,晚上接、白天用……2013年至2014年,严重干旱造成颍汝总干渠断流,许昌水资源供需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一年多始终处于麦岭地下水单水源供水困难时期。 缺水少水,成为许昌发展的最大短板;治水兴水,成为许昌市民的最大期盼。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终结了许昌缺水的历史,给许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全长54公里,许昌市配套工程全长约150公里。全市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通过4座分水口门向许昌市区、长葛市、襄城县、鄢陵县、禹州市及神垕镇的8座水厂供水。 南水北调原水的输入,解决了我市地表水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全市三水源(南水北调水、北汝河地表水、麦岭地下水)、多水厂应急联调供水。 “河湖相连,碧波千顷。”行走在如今的许昌,绕不开的是水,映入眼帘的是绿,如同一幅画卷呈现在世人眼前。 这些变化来源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市抓住了南水北调的历史机遇,2013年11月,超前谋划实施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三大水利项目。短短两年时间,我市上下同心,打造出“五湖四海畔三川 两环一水润莲城”水系格局。5个城市湖泊、4片大型滨水林海、110公里环城水道、3300多亩的城市中央公园、130万株苗木的总干渠沿线水质保护生态带……既突出生态自然之美,又能满足人们健身、休闲、观赏和娱乐之需。 全长5.3公里的护城河修复环通,开通了水上巴士,“泛舟河上,环游许昌”成为现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欢”的诗情画意。 沿中轴水系新建中央公园3300亩,临河建设绿地游园1300亩、绿化面积6500亩,新增近百处亲水码头、平台沙滩、泳池及游乐场。在河湖岸边和游园里随处可见人们健身、休闲的身影。 随着一幅“林水相依、水文共荣、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画卷顺利绘就,许昌这个曾经因水而困的北方城市正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我市地下水经过涵养提升了近4米,许昌不再是全国40个最缺水城市;因为南水,许昌的河湖水系有了水源补充,河道生态功能逐步修复,河湖水系水体水质也从原来的V类提高到III类。随着河道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市区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4月,许昌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二个、全省第一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2017年10月,许昌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省唯一。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报道,称“许昌创造了中西部节水用水的城市典范”。 与此同时,通过“以水定产”的发展思路,充沛的南水为许昌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很多产业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许昌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南水北调使得一度干渴的许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乡”,大家深知源源清流来之不易,加倍珍惜这生命之水、惠民之水。 近年来,我市一如既往弘扬“大国统筹、人民至上、创新求精、奉献担当”南水北调精神,践行“提形象、抓队伍、强管理、保运行”工作要求,聚焦发展,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南水北调各项工作持续向好,确保南水北调用水更安全更有保障。 纵横交错的150公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管线建成后,为保障“南水”正常供应,我市南水北调服务部门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率先在全省建立4个分水口门每月一次的水质检测机制,安排专人严密监测设备运行状况,采取 “轮检互检”“夜间突检”等形式,督促各县(市、区)南水北调部门加强管线巡查维护。他们加大供水线路、构(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巡查力度,坚决杜绝违法占压、穿越及邻接行为。他们还不定期组织员工到工程现场,针对水量调度、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巡视检查、防汛度汛、消防安全等进行现场培训和演练。 呵护许昌人的“大水缸”,离不开法治保障。2021年,在许昌市南水北调部门牵头推动下,许昌市、县两级人民法院联合属地政府先后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长葛、禹州管理处设立水资源司法保护和水环境巡回审判基地。依托这两个基地,我市率先建立南水北调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绿色通道”,使南水北调中线许昌段54公里全域纳入司法保护范围,在南水北调中线全线开了先河。 保障安全供水,责任永系心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事关’的殷切重托,心怀‘国之大者’,维护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强化做好服务保障总干渠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守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始终以许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强值班值守、供水调度、安全巡查等工作,扎实做好‘南水北调河长制’相关工作,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许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水安全重要保障。”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王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