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祖国飞速发展的快车,十年来,河南省水利事业持续蓬勃兴旺。崇山险滩,田园旷野,气贯长虹的水利工程犹如巍然屹立的丰碑,见证着河南水利的巨变。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省水利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以重点水利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这是改革发展、踔厉奋发的十年,这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十年,这是兴水惠民、福泽民生的十年。十年来,河南治水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春潮奔涌初心不改,沧海桑田使命永续,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奏响治水惠民的华彩乐章。
奋勇争先:重大工程蹄疾步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河南水利投资连创新高、治水兴水成效显著的十年。“十二五”河南省水利全口径投资达1186亿元,“十三五”达1736.4亿元。2018年度、2020年度,河南两次因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较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和督查激励支持。
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河南省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纳入河长制“四水同治”年度考核内容,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的17个项目已开工16个,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7个项目已开工4个。其中河口村水库是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中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枢纽工程,先后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出山店水库作为淮河干流上游唯一一座大(1)型水库,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之一,2021年顺利通过水利部竣工验收;前坪水库也即将竣工验收。
面上项目和工程建设验收全面推进。先后下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小水库等面上年度建设项目615个,下达投资148.29亿元,完成投资138.49亿元,投资完成率93%,全部实现了水利部要求的年度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竣工验收管理,制订验收工作专项计划,强力推进工程验收,先后完成了15座大中型水库、66座大中型水闸、375个河道治理(中小河流和重要支流年度项目)和1条骨干河道(北汝河)、4个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共461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河南省重大水利工程的竣工验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河南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近年来,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监督机构和监督力量更加健全,施工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升,连续7年在水利建设质量考核中获得A级,被省政府安委会表彰为“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10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被评为河南水利工程建设文明工地,7个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水利工程建设优质工程,6个项目被评为河南省优质工程(中州杯)。
国之大者:南水北调润泽民心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于2005年9月开工(穿黄工程),2013年年底主体工程建成,2014年,联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建成总干渠731公里,并于12月12日正式通水。2016年,建成省配套供水工程管线1048公里。自通水以来,全省南水北调工程持续安全平稳运行,供水范围不断扩大,供水量逐年增加,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着力保障工程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4”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视察河南重要指示的实施方案》,着力做好中线左岸水库的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防洪影响后续处理工程建设。强化配套工程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工作,依据《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用水和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先后出台59项运行管理制度、3个规程标准和2个预算定额。编制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影响处理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规划治理河(沟)道170条、退水闸退水通道13条、防洪风险点13处、积水风险点72处,工程静态总投资52.02亿元。
着力保障供水安全。推进调蓄工程建设,编制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专项规划》,布局9座调蓄工程,其中观音寺、鱼泉、沙陀湖等3座调蓄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新增供水工程建设,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引领,推进南水北调用水指标水权交易,持续扩大南水北调供水范围,科学谋划了一批城乡供水项目,涉及37个市、县(区),其中舞钢市、淮阳区、内乡县、平顶山城区供水工程和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等7个市县(区)已建成通水;郑开同城东部供水等20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9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向河南省供水173.9亿立方米,占全线累计供水491.48亿立方米的35.4%。11个省辖市市区、44个县(市)城区和101个乡镇用上了优质甘甜的南水北调水,直接受益人口2600万。
着力保障水质安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统筹推进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生态修复治理。联合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水源区绿色生态屏障带建设等重大工程;组织编印《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内容。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恢复有效库容480万立方米,连通水域5400亩。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总干渠纳入河长制实施范围,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987名,加强巡河巡湖,建立上级河长向下级河长交办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及时督促整治存在问题。水利部交办的497处侵占破坏库区水域岸线违法违规问题,全部实行动态清零,有力保障了水质安全。
“四水同治”:现代水网持续构建
自实施“四水同治”以来,谋划项目2466个,完成投资3724亿元。河南省“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的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息县和郏县河长制工作先后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强化高位推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省“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重要指示,省委书记、省长挂帅成立“四水同治”领导小组、十大水利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了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四水同治的工作思路。2018年9月,报请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意见》,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动员大会,治水兴水列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为推进新时代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加强规划引领。印发实施《河南省四水同治规划(2019—2035年)》《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河南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批复《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形成了以25个规划为主体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十四五”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规划为指引,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编制不同层级、不同范围、不同行业的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为“四水同治”提供规划支持。
坚持项目为王。谋划实施总投资341亿元的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小浪底北岸灌区等十大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2.01亿元。“十四五”期间拟实施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等25项重点水利工程,匡算总投资1847.5亿元;稳经济大盘17项重点水利工程匡算总投资1471.92亿元,目前已开工8项,总投资593.63亿元,2022年年底前计划再开工9项,总投资878.29亿元。2022年以来,谋划实施“四水同治”项目1155个,年度计划投资1179亿元,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开工1115个,完成年度投资975.9亿元。
“五水综改”:破除瓶颈开创新局
2021年6月以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立足河南省情水情,点题谋划“五水综改”。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五水综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全省“五水综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统筹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综合改革,以涉水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抓好水源前提。出台《河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河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河南省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完善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制度举措。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完善生态流量保障长效机制,加大水土流失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持续加强水生态保护。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800万亩。
夯实水权基础。印发《河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细则(试行)》《河南省南水北调水量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水权交易规则》等,着力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常态化机制,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展史灌河(河南段)、商丘市南湖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水资源确权登记经验。截至目前,达成交易意向或协议12起,涉及年交易水量8.67亿立方米;签订交易协议8宗,交易水量5.46亿立方米。
筑牢水利根本。印发《关于深化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今年年初以来,河南全口径水利投资454.7亿元,其中社会和金融投资占近50%。
立稳水工支柱。发挥资源资产、专业技术和完整产业链优势,重塑整合厅属26家事业单位为“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整合原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省水利第一、第二工程局和省内水利设计、勘测、监理公司,组建新的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一厅、一中心、一集团”边界清晰、职能衔接、分工合作的政事企协同高效新体制。
做强水务主业。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城乡供水水务一体化,推动农村供水与城镇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积极推广濮阳市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的“四化”供水模式。全省已启动54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工作,共落实资金17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3.72亿元,更多城乡居民吃上了安全水、优质水、健康水。
扛牢天职:防汛抗旱保障民生
河南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御水旱灾害,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取得了历年防汛抗旱斗争胜利。2018年,成功抗御台风“温比亚”;2020年淮河流域防洪调度受到水利部全国通报表扬。
2012年以来,河南省有效抗御近100次较强降水过程和10余次明显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工程,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分洪作用,经受住了2014年严重夏旱,2016年海河流域“7·9”“7·19”暴雨洪水,2018年“温比亚”台风、2019年伏旱、2020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7·20”特大暴雨灾害等严峻考验,实现了确保水库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有关城市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目标,保障了城乡居民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防洪抗旱减灾效益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省持续开展防汛查弱项补短板工作,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全力提升防汛减灾能力水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流域分区域移植模拟郑州“7· 20”特大暴雨,大力推进水毁修复和病险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探索建立山洪预警短信“叫应”机制,拓展预警渠道及方式,健全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组建并优化行业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每年组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在历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暴露的防洪短板,河南省锚定“全域、流域、区域”三域水网建设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拉动河南经济持续增长。谋划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汛能力建设项目4312个,总投资71.33亿元,已开工4306个,完工4270个,累计完成投资69.65亿元。水利厅在省委组织部和省重建办联合组织的2021年度灾后重建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等次。依法依规全力做好2021年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及早发放37.4亿元补偿款,有力助推了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恢复。
八横六纵,四域贯通,河南省政府近日批复《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描绘了河南现代水网建设的框架体系。从此前“三横一纵、四域贯通”,到如今规划提出“八横六纵、四域贯通”,河南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规划更加完备。
展望未来,到2035年,河南省将基本建成多功能现代水网体系,与国家骨干水网全面互连互通,市级、县级水网加快构建,水资源调蓄和调配能力及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网工程智慧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全省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 中国水利报 2022年9月29日 第5172期 记者 李乐乐 国立杰 彭可 通讯员 康燕青)
编辑:薛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