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焦作
焦作市南水北调中心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 全力推进南水北调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6-17   来源:焦作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1061711133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焦作正乘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之“势”,扬新发展理念之“帆”,全力推进焦作南水北调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高度,推进“同质、同源、同网”城乡一体化供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目前,温县、修武、武陟、博爱县及焦作城区均用上了南水北调水,惠及人口160万人,实现了原规划受水区南水北调水全覆盖,兑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承诺,满足了全市人民对南水北调水的祈盼。同时,市委、市政府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同质、同源、同网”城乡一体化供水,科学规划了一批南水北调供水项目。投资5亿元的南水北调沁阳、孟州市供水项目3月底开工,预计明年可建成通水。武陟县总投资5.78亿元的沁北、沁南南水北调水厂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可满足6个乡镇32.3万的供水需求。2022年,实现焦作全市县城区南水北调供水全覆盖,2025年,将实现城乡南水北调水全覆盖。

在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的同时,严格压采地下水。通水6年来,焦作市累计安全供水31000万立方米,封闭自备井866眼,地下水累计压采量约1.63亿立方米。

    二、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高度,做好补“生态水”、蓄“生命水”的大文章。

    2017年以来,焦作市利用丹江口库区水量充盈有利时机,多引、多蓄、多用,积极向上级争取生态供水指标。截至目前,累计实施生态补水5800万立方米,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龙源湖水体实现了常态化置换,提高了水面景观度,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大沙河等河流、水系注水后,改善了水质景观,成了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为郇封岭地下水漏斗区补水提升了水位,大狮涝河王屯乡段观测井水位比补源前提高了4米。绝迹多年的鱼虾重现河流,消失已久的白鹭飞回湖畔。

为优化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在缺乏大型调蓄工程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采取扩容节点工程,着重水系连通的方式,形成生态水网,涵养生态环境。

    三、“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把“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扛在肩上。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三个安全”,焦作市在河南省率先探索,形成了独特的运管“焦作模式”。一是抓队伍建设,解决有人管。对已投入运行的配套工程6条输水线路,先后组建了9个现地管理站和2个泵站管理机构,补充现地管理人员96人、农民兼职巡线员13人,形成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运行管理队伍。二是抓制度建设,解决依规管。焦作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部门,共制定6个方面46项管理制度,实现了运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三是抓线路安全巡查,解决谁来管。初步创建了“双巡+”保护机制,现地管理站人员每周对线路巡查一次,村民兼职护线员每天对所辖地段徒步巡检一次。依托南水北调委托执法力量,协调当地公安派出所,形成了完善的联防保护机制。四是抓应急抢险,解决科学管。焦作市水务部门制定了焦作供水配套工程水量调度应急预案,建立了24小时联络机制,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护好南水北调总干渠水源,划定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焦作段两侧水源保护区,采取“生态带+产业带”造林模式建设绿化带,制定了水源保护区建设项目专项审核工作方案,高标准建成南水北调天河公园,在全省首家将南水北调总干渠纳入“河长+检察长制”管理。

    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水以上,焦作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庄严承诺。

 


编辑:王妍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