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北上佑华夏、南水浩荡润莲城,2020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
六年来全市中心城区及部分乡、镇逐步用上丹江水,南水从原来的补充水源逐步成为我市不可或缺的主力水源。
数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6年以来,许昌配套工程平稳运行近2200天,9.3亿立方米清水流入许昌,其中生活供水4.44亿立方米,生态供水 4.86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33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227万人。连年来,我市供水量逐年递增,2019-2020供水年度累计供水达到2.2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99亿立方米,生态用水1.3亿立方米。
星转斗移,沧桑巨变。曾几何时,许昌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这座历史名城被贴上了“缺水”标签: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全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之一,人均水量仅有全国的1/10,不足全省的1/2。
南水汤汤,润泽北方。6年时光过去,一渠丹江水使许昌生机盎然,曾经严重缺水的许昌,如今已变成一座“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水城,许昌这座城市也因而摆脱了“缺水”标签,蝶变为“北方水城”,增添了别样水韵,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南水成为许昌的主力水源后,水环境水生态各类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地下水漏斗区逐渐恢复,浅层地下水回升3.1米。河道生态功能逐步修复,河湖水系水体水质也从原来的劣V类提高到IV类和III类。
得益于南水充足供应,许昌构建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特色水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大水系也改善了空气湿度和空气质量,许昌市民的生活品质、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许昌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宜居之城。
许昌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发展理念,先后建成了5个城市湖泊、4片大型滨水林海、110公里环城水道、3300多亩的城市中央公园,130万株苗木的总干渠沿线水质保护生态带。先后被评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
通过“以水定产”的发展思路,充沛的南水为许昌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很多产业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许昌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南水在水质安全、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优化配置水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南水为我市打造“智造之都、宜居许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直到北京,总长1276公里,加上到天津的156公里,共1432公里。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陶岔渠首正式开闸输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全长54千米,配套工程全长约146.6千米,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全市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通过4座分水口门向许昌市区、长葛市、襄城县、鄢陵县、禹州市及神垕镇的8座水厂供水。
编辑:王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