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工人日报:南水北调通水三年新变化(三) “长高”的地下水
时间:2017-12-15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河南工人日报:南水北调通水三年新变化(三)
“长高”的地下水


□本报记者 彭爱华
    水是生态之基,城市发展离不开水,为了缓解用水紧张,我省多个城市采用自备井取水用于城市生产生活。但水作为一种资源,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水污染加剧,水流的自净功能得不到有效的恢复和增强,压采的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给,深层地下水井就越打越深,少则三四十米,多则四五百米,过度地开采使得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层变得越来越“矮”。然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三年来,工程沿线14座城市的地下水位又神奇地明显回升了。

    南水置换生态用水

    11月30日,冬日的阳光和煦温暖,许昌市北海公园水面波光粼粼,湖边的垂柳、水里的芦苇丛在轻轻摇摆,银杏、海棠等100多种花木交相辉映,如诗如画,沿着湖边漫步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然而对于许昌市民来说,这样近在咫尺的美景在两年多前也只能在图画中看到。

    历史上的许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夏季护城河里莲花盛开,有着“莲城”的美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大规模开发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

    南水北调为许昌破解水资源困局提供了有利时机。2014年12月,清凌凌的丹江水源源不断注入许昌干涸的大地。原本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北汝河河水被置换出来,成为生态用水,每年可向市区水系供水8000万立方米,同时充分利用再生水,实施了水系连通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许昌已形成了以82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胡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新格局,呈现出“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同时,作为南水北调受水区,许昌还对城市规划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590多眼自备井全部实施关停,年压采地下水1360万立方米,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米多。

    河湖相连补充地下水

    跟许昌相比,历史上的郑州水资源较为丰沛,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就有29条,贾鲁河、金水河、索须河等十几条河流在市区纵横交错。

    近几年,地表径流逐渐减少,郑州市境内河流逐渐断流。伴随着城市框架扩大和人口的增多,水资源短缺日益显现。地下水、黄河水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水源。

    过度的地下水开采使得郑州地下形成了漏斗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南水北调这一千秋伟业的宏伟工程解决了郑州水生态环境困局。南水北调总干渠在我省境内全长731公里,其中在郑州境内长达129公里,渠道水面达1.5万亩,相当于百亩水面的湖泊150个,宽阔的水面使得沿线植被得以修复,大大改善了干渠沿线县区居民的生态环境,原本用于城市供水的黄河水也被置换出来,助力郑州水生态建设。眼下,从郑东新区到郑州西郊,水面越来越多,龙湖、象湖、龙子湖、如意湖、西流湖碧波荡漾。

    南水的到来,为郑州市提供了坚实的用水基础,也为郑州市大力推进地下水压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至2016年年底,郑州市已经累计压采封停自备井831眼,压采地下水4361万立方米。目前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已回升3米多。

    关停自备井

    “2016年12月31日,滑县正式通水。如今,县城40平方公里内,已经铺设170公里长的供水管网,98%的居民用上丹江水。”滑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窦俊龙说。

    “原来滑县第一、第二水厂用于城市供水的自备井已停止压采,普通用户自备水井封停工作进展也相对顺利了许多。”滑县水务局水政科科长张洁伟说,全县自备井198眼,目前自备井关闭工作正逐步推进。根据监测,滑县地下水位以往每年下降30厘米到50厘米,近一年来,地下水位停止下降,而且回升了13厘米。

    记者了解到,随着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逐步完善,像许昌、郑州、滑县一样,凡是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的市县都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自备井封停工作,地下水的压采量正逐步减小。

原文链接:http://www.hngrrb.cn/hngrrb/html/2017-12/15/content_67096.htm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