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通水成就“三大工程”
湖北丹江口水库风光 张墨成 摄
“效益显著。”十三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者,湖北丹江口市当地普通干部陈华平用这四字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评价中线通水三周年成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近数据显示,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三年来,累计入渠水量106.85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 “京津冀豫四省市沿线受水区供水水量有效提升,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城市水生态得到了初步修复和改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原局长许新宜告诉本刊记者,“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区而言,这是衡量其调水成功的关键标准。” 更令人欣慰的是,日前本刊记者在中线水源区三省调研发现,中线工程三年来,在丹江口水源区不但成功实现了调水工程,而且改变了当地生态面貌实现了生态工程的大提升,大力推动了当地脱贫攻坚实现了脱贫工程的大跃升,巨大的可喜变化意味着一项工程带动产生了“三项工程”的显著效益。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业内权威专家表示,丹江口水源区宜抓住南水北调工程的难得契机,以及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顺势而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战上成为全国的先行示范区。 调水生命线工程成效卓著 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3个调水年度任务圆满完成,已经进入2017至2018调水年度。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日前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透露,目前中线已经成为沿线大中城市的生命线: 引江通水后,天津构架出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的城市供水格局,形成了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互为补充、优化配置、统筹运用的城市供水体系。 北京市内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基本沿西四环和东、南、北五环建成了一条输水环路,并建设了向城市东部、西部输水的支线工程及密云水库调蓄工程,连通了地表水、外调水、地下水和各大水厂,形成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 河南省依托南水北调构建一条蓝色大动脉,纵贯南北,输水线路总长约1000公里,11个省辖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 河北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等7个城市1510万人受益。特别是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衡水、邢台、邯郸、沧州等6市50县(市、区)黑龙港流域的400万人,从此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南水北调不仅是超长距离的跨时空调水,更在区域内部激活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令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印象尤为深刻的场景是,11月19日5时18分,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位。“南水进京三年来,密云水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休养生息。同时,使得北京地区的水资源矛盾有了根本性的缓解。” 与此同时,北京区域水资源还得以盘活,优化配置。自1999年开始,北京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当年年均超采5亿立方米。日前,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地下水共压采约2.5亿立方米,提前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到2020年的压采任务目标,促进了地下水的涵养和回升。2015年末,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第一次实现与2014年末基本持平,仅下降0.09米。2016年7月31日北京全市地下水埋深度较6月30日回升15厘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的首次回升;2017年也呈现小幅度稳步回升态势,截至9月末,同比回升0.25米。2015年以前,连续15年年均下降1米。 “这再次证明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非常成功。”张博庭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南水效益彰显,天津、河北等沿途地要水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水质保护成就“生态新样板” 调水之要,在于水质。水质保护,水源区和调水沿线生态保护成为中线调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关键。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绝不让污水北上已成为水源区和调水沿线上下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环保分值从5分增加到15~25分,在27个考核单位中权重最大。”本刊记者从十堰市了解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2014年,十堰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把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 水源区豫鄂陕三省九市,向紧看齐,尺度一致:南阳,加大常态化管理,从村民小组开始都建立有巡查队伍,全市总共有8200多人的巡查队伍;安康成立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对辖区监控点实行24小时实时环境监管、实现“一张网”全覆盖监管、多部门共同监管,并将安康境内集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1037条河流、1365名河长纳入平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统一调度,还通过与公安、水利、安监、气象等部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多部门共同监管的环保大格局。 “一直稳定在Ⅱ类以上标准”。本刊记者在河南南阳、湖北十堰(丹江口)和陕西安康等地走访了解到,水源区三省坚持以水质保护倒逼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丹江口水库各流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丹江口水库水质多项指标已经达到Ⅰ类或逐渐接近Ⅰ类标准,完全满足调水北上的需要。2015年11月13日,当时的环保部主要负责同志用“三个没想到”高度肯定: 一是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稳定,部分支流稳中趋好。随着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库水质保持优良,在污染物总氮不参加评价的前提下,取水口陶岔水质稳定在Ⅱ类或优于Ⅱ类,满足调水要求;丹江口水库库体、汉丹江干流和水量较大的主要入库支流水质稳定,达到规划目标。 二是治污和水保能力不断加强。规划确定的443个项目实施429个(占96.8%),其中建成399个(占90.1%),规划大部分项目都已发挥环境效益,沿江、沿库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和垃圾直排现象彻底改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加强,入库泥沙进一步减少。 三是绿化工程保障了库区生态长治久安。“春有樱花海棠,夏来月季竞放,秋染漫山红叶,冬现碧波荡漾。”南阳市淅川县马镫镇绿化示范工程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沿线全长25公里,规划造林绿化总面积2.5万亩,是丹江口水源地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着点点山花,护林工冯新奇打开手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展示今年4月份绿化示范工程樱花漫山遍野的盛景,“那时花开得更多。” 张博庭坦言,丹江口水源地等地,在没有南水北调情况下本身也要进行污水处理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而南水北调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大助推了水源地三地的生态建设,“等于是提前做到了。” 繁荣生态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前做了未来要做的事情。”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马镫镇镇长周玉山表达了自己的意想不到,该工程将造林绿化、水质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今后的两三年里,将成为水源地生态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届时区域内贫困户将依靠生态经济发展走上致富路。” 据统计,中线水源区的丹江口库区内最盛时累计有15万只养殖网箱,涉及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郧阳区等地。其中,丹江口市是国内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网箱养殖片区,约有网箱12万只,从事专业养殖和捕捞的渔民有7000多户,年产值约10亿元。而截至目前,丹江口库区的网箱已基本清理完毕,处于扫尾阶段。 曾经的“养殖大王”叶朋成也“停船靠岸”,围绕着这片生活了半辈子的水区“转型”,搞起了休闲垂钓,继续“靠水吃水”,年纯收入和此前已不相上下。截至2016年年底,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是搬迁前的2.5倍;湖北省则为9022元,约为搬迁前的3倍。 转型的背后是近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水源区民生与发展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实现南北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转移支付方面: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数据显示,自2008年起率先将水源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转移支付资金271亿元,且力度逐年加大。 五年规划方面:2006年、2012年、2017年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以湖北为例,上述三次总投资约120亿元。其中,《“十三五”规划》估算总投资196亿元,其中湖北省估算投资59.22亿元,较上一次规划投资增长了164%。 对口支援方面:“十二五”期间,按照协作双方制订的对口协作规划,京、津两市累计安排对口协作资金23亿元,支持水源区实施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型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善、人才交流培养与劳务合作、经贸协作等650个项目。 对于未来结合民生发展与生态建设推动调水区脱贫攻坚,水源区南阳、十堰和安康等地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建议: 在政策支持方面,建立水源地生态文明先行试点示范区,在国家层面整合各项资金,进行综合治理,达到长期保护水质的目的。生态补偿方面,由国家主导尽快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为契机,在生态建设方面倒逼脱贫攻坚工程,先行一步。 来源:瞭望 2017年11月25日 记者 李亚飞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