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中国环境报:饮水思源:谁在净化着一江清流?
时间:2017-11-30   来源:综合处   浏览量:

饮水思源:谁在净化着一江清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三周年之际探访豫鄂陕三地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

 

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密云水库蓄水量近日突破20亿立方米,这是自2000323日以来最大蓄水量。

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密云水库的背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着不小的功劳

201412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向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输水逾100亿立方米,5300多万人受益。

滔滔汉江绿水,过巴山秦岭,一路北上,润泽京津。但涓涓甜水得来并不容易。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迎来通水3周年之际,记者跟随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的中线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媒体采访组,赴河南、湖北、陕西进行了深入采访。

冬到渠首,漫江碧透

渠首,顾名思义,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的源头。3年前,就是在这里,正式开闸放水。

记者在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看到,一泓清澈的丹江水流经3个闸口,一路进京津。

渠首所在县就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面积506平方公里,占丹江口水库总面积的48.2%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是如何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

丹江口水库的水在通过引水闸时,先流到了饮渠。在饮渠,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环保打捞船正在水面作业。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近期水位上涨,两岸松针落入水中,他们正在水面打捞松针。

淅川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护水清漂支出。建立了护水清漂机制,成立了水上清漂队伍,实现了对库区水质常态化保护监管。

为了保有一库清水,淅川县在渠首陶岔建了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具备饮用水109项指标分析能力,并与国家、省环保部门自动监控系统联网。

因为南水北调对水质的刚性要求,淅川县先后关停380多家冶炼、化工等污染企业,掀起绿色革命。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养鱼网箱,全面取缔禁养区内415家养殖场。

此外,在各乡镇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在马蹬镇上游的淅川县城区西侧,一个占地近30亩、日处理能力达50吨的污泥处理厂正在运行。

马蹬镇有个远近闻名的白鹭滩。以前,它叫白渡滩,是一个荒坡滩头。如今,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上,成千上万只白鹭漫天飞舞。白鹭滩,是水源区生态变化的缩影。

入库河流,必须达标

最新监测数据表明,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

这一成绩首先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丹治水土保持中央预算内资金56.5亿元,及各类治污环保专项资金115.6亿元,支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当然,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扎实工作。通过不懈努力,让沿江、沿库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和垃圾直排现象彻底改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加强,入库泥沙进一步减少。

尤其是流经十堰辖区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等5条曾经水质较差的入库河流,水质已由类、劣类提高到~类,黑、臭面貌已明显改观,河边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场所。

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流域马家河段的河岸广场,一群人正在打太极拳。

今年70岁的张大珍居住在泗河附近。她说:现在河水变得干净,人的心情也舒畅了。以前河周边养猪养鸡,臭味熏天。水质非常差,接触过身上就会起红疹子。现在,水变清了,有了鸭子和白鹭,还有来河边钓鱼的。

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吴芳说:神定河、泗河、犟河等有3.8亿立方米的流量入丹江口水库,不能放过每一类、每一个污染源。在上游,对农家乐安装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对畜禽养殖进行了清理,解决了面源污染;在中游进行了截污,把生活污水截到管网里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工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否则要入管网再处理;在下游,引入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让污水净化到类再排放。

十堰市深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主管易杰介绍道:居民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公司水质净化工程净化后排入泗河。

除了泗河,在神定河、犟河都建有水质净化工程。但是,也会因地制宜采取不同举措。比如,剑河流域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把沿河生活污水全部截污进入武当山污水处理厂,一步到位处理成地表水类标准后排入剑河。再通过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水质。

剑河发源于武当山天柱峰的倒开门一带,在香炉院汇入丹江口水库。初冬,剑河两岸亲水平台上,有大人抱着小孩悠闲地晒着太阳,一只白鹭在河上空翩翩飞舞。

记者在武当山污水处理厂看到,进水口的水质发黄且浑浊,而在出水口看到,水质变得清澈透明。工作人员舀上来一桶水倒入玻璃杯中,无色无味。

曾经污染严重的剑河水质,随着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的实施而改变。如今,城区段剑河旁边已是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久违的鱼儿又游回来了,曾经劣类的水质回到了类。

今年80岁的周荣英家就住在剑河边的王家院。正在河中洗衣服的她回忆道:以前下水道的水流到河里,水质很脏。现在水质变好后,夏天时小孩都在水中玩耍。

水源涵养,责任重大

西安往南几十公里,秦岭蜿蜒不绝,进入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和商洛),陕南三市28个县都处于水源地。然而,汉中、安康、商洛3市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保护水源地,很多项目的开发受到限制。比如,安康市9成以上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

保护汉江,安康顶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临江而建的城市,安康如果管不好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汉江水质的保护就无从谈起。为此,安康近年来投资18.6亿元建成21个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

为保水质安全,安康从2013年开始探索推行河长制。目前,安康市、县、镇、村河长+警长工作责任体系实现全覆盖。

石泉县位于安康西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地。全县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100%,汉江石泉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类。

石泉县在陕西省率先探索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汉江水质保护十项专项行动,今年还新创了河长+警长+四员(水政监察员、环保监督员、海事监察员、城建监察员)的管理保护新模式。

群英村镇村主任陈崇海就是其中一名村级河长。他负责中坝河河口和汉江河群英村河段, 10天巡河一次,一周两次检查村里垃圾收置等情况,并开展宣传,增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

繁殖季节禁止打渔。但以前没人管的时候,放网的人很多。自从当了河长,巡河时若发现有人放网捞鱼,就给渔政打电话。此外,以前河面垃圾没有人管,漂浮物很多,通过实施河长制,水面变得干净了不少。陈崇海说。

地域宽广,人力有限,管理手段需要现代化。安康市在省内率先建成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成为保护南水北调汉江水源水质安全的环保“110”

这套环境应急系统将境内1037条河流、2206个环境网格管理员、2051名河长纳入平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统一调度。通过24小时视频监控,一旦发生环境应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知到河长、网格管理员。同样,只要河长、网格管理员在管辖区域内发现环境舆情,会通过专用手机将现场情况及时反馈到系统平台。

工作人员现场连线了正在汉阴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的安康市应急中心工作人员赖青,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通过大屏幕,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群众若发现身边环境污染事件,可拨打电话投诉。记者现场听到一起汉滨区关家镇造纸厂直排工业废水、严重影响邹家口村几千人饮水的投诉电话。据工作人员介绍,系统的12369热线具有24小时留言、录音、回放等功能。并通过回访和群众评价,对解决不力的进行通报。

这一系统运行近两年来,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正发挥着巨大作用。

水清民富,实现双赢

既能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又不污染、少污染水源,如何将南水北调的最大制约变为最大机遇,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

通过走访发现,着力生态保护,发展林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一致的选择。

丹江口水库淅川县马蹬镇库边的山坡上,原来的农田已变成林地。

丹江水清不清,就看淅川的山绿不绿。在河南省淅川县当地,有着这样一句口号。

淅川县环库绿化示范工程区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在保护水质前提下发展生态产业。

马蹬镇镇长周云山说:我们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大库区沿线扶贫力度,形成了长线+中线+短线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长线就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中线发展林果业,短线发展中药材。

马蹬镇所辖丹江口库区岸线设置了110个保水护源的公益岗位,优先安排给贫困户,月最低收入1420元。

据了解,马蹬镇有9个贫困村,去年脱贫3个,今年年底要实现全部脱贫。

站在山顶,眺望着丹江口库区,周云山说:将来,这里将成为全县环库生态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区域内贫困户将依靠服务旅游和生态经济发展走上致富路。

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今年43岁的陈家湾村村民夏清华,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农博园里的一位员工。

夏清华以前在深圳塑胶玩具厂打工了12年。父母身体不好,女儿在上大学,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在外打工时一年才回家一次,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却照顾不了。今年6月回到家乡,在农博园找到了就业机会。在外面打工时,越打工心越凉。如今在家门口工作,感觉有了依靠。

夏清华家里11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每亩地一年有500元收入,打工一月工资也有3000元左右。

不但要治理丹江口库区周边,也要治理小流域。

余家湾小流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这些小流域的水最终要汇入汉江河,然后进入丹江口水库。余家湾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完工后,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由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霖煜农公司租赁近800亩栽植了清香核桃苗木,打造精品示范园区。记者在园区看到,园区内核桃苗木长势良好。预计再有两年就可以获得经济效益。

湖北省丹江口市蒿坪镇专职人大副主席张立德说:“‘十三五期间,余家湾小流域将巩固提高,采取以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标准进行建设。目前正在编制方案,预计明年实施。届时,将会把村庄污水垃圾、沟道塘堰等一起纳入治理范围,充分发挥这一流域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测算,小流域各项措施进入效益期后,年可保水204.72万立方米,保土5.87万吨。仅种植薄壳核桃每亩年收入可达8500元左右,收入是治理前的6倍。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金银花基地,是2011年北京市首批对口支援合作项目。建设规模1.5万亩,是全县连片面积最大的金银花产业基地。

福森药业集团党委副书记韩建忠表示,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精准扶贫。

11月已经不再是摘花季节,偌大的金银花基地显得格外冷清。但是,待到明年五六月,会有1~1.5万人(次)在基地采摘金银花,场面热闹非凡。

韩建忠说: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每亩每年可获得六七百元。每年5~10月,农户到基地摘花、除草、施肥等,每人能收入七八千元。在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有效保护了丹江水质,改善了生态环境。

据统计,丹江口库区移民平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约3000元,提高到2016年的9000元以上,增长了200%

水变得更清了,山变得更绿了,农民变得富裕了。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71127日 记者 赵娜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