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战略作用日益显现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这张经过五十年规划论证、十余年艰辛建设、数十万建设者和数十万移民群众用真诚、爱心和奉献编织的“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国大水网,面对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在保障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默默发挥着自己不可或缺的战略作用。
供水保障有力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为受水区开辟了新的水源,改变了供水格局,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东线一期工程自通水以来,累计调入山东省境内水量约19.9亿立方米。山东省平原区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上升0.18米。受益人口超过4000万,大大缓解了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矛盾。东线工程还建成完善了江苏省原有江水北调工程体系。
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供水范围基本覆盖城六区及大兴、门头沟、通州等地区。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极大提升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天津全市14个行政区市民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河北省石家庄、邯郸、廊坊、保定、沧州等7个区市已用上南水北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中的河南省受水区郑州、新乡、焦作、安阳、周口等11个省辖市全部通水。河南省累计有31个口门及3个退水闸开闸分送南水北调水,向引丹灌区和44个水厂供水,向禹州市颖河与3座水库充水,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15.4万亩,供水效益逐步扩大。
受水区水质大幅改善 生态效益初显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东线一期工程大力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江苏、山东两省通过深化治污措施,建立了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治污体系。经过两省各级政府十几年不懈努力,在环保、水利、发改、城建、交通、南水北调等多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东线治污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的426个治污项目已全部建成,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比规划前减少85%以上,提前实现了输水干线水质全部达标的庄严承诺,并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沿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在受水区,水质改善更为明显。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380毫克每升下降至120~130毫克每升。
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天津等受水区6省市加快南水北调水与当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换,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8亿多立方米。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和许昌市城区以及山东省平原地区等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已经开始回升。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
山东省通过东线工程向东平湖、南四湖上级湖分别生态调水0.55亿立方米、1.45亿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两湖”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有效防范了可能引发的东平湖、南四湖生态危机。
北京市抽引南水北调水入密云水库,使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17亿立方米,提高了首都水安全的战略储备。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后,天津市加快了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地下水水源转换工作,使地下水位累计回升0.17米。城市水源置换后,有更多的引滦水和本地水改向农业和河道补水,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河北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向滹沱河、七里河生态补水0.7亿立方米,使该区域缺水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干涸的河道重现生机;河南省邓州等14座城市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的回升;湖北省兴隆水利枢纽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省内绝迹多年的中华秋沙鸭、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先后出现在兴隆水域。
经济效益初显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由于沿线省市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直接给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重点区域的农业供水。经初步测算,每年至少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南水北调受水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通过调水可以让这些地区破除水资源短缺瓶颈,更加有利于这些地区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并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后,一方面,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有力促进受水区节水工作的开展,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各地大力推广工农业节水技术,逐步限制、淘汰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此外,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且按成本核定水价,可助推受水区水价改革,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移民安稳发展
34.5万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后,河南、湖北两省积极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移民帮扶力度,促进移民就业增收,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目前,移民居住条件、社区环境显著改善,移民人均住房面积从搬迁前的20平方米左右增加到30多平方米,且房屋结构从砖木为主变为砖混为主;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较搬迁前有较大幅度提高,正逐渐融入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库区社会大局稳定。
湖北省领导重视,政策引领,狠抓后续帮扶。省直20多个厅局全力帮扶移民安稳发展,共安排项目资金28亿元。全省接收安置移民的26个县(市、区)均出台了支持移民相关政策,帮扶移民发展增收,支持力度逐年增大。
截至目前,河南省丹江口库区208个移民村共投入生产发展资金23.7亿元,已建成和在建生产发展项目近800个(不含商业服务业),移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移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省已累计培训移民8.3万人次,转移就业3.9万人。此外,河南省在“4+2”工作法基础上,结合移民村实际,探索建立了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形成“两委”主导、“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协调、社会组织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移民村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民主治理,激活了村级社会治理细胞,实现了移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保证了移民村和谐稳定。
协作成果丰硕
2013年,国务院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明确由北京、天津两市对中线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三省开展对口协作。“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和河南省、湖北省建立健全了对口协作工作机制,确定了“一对一”结对关系。北京市每年从市财政安排5亿元,支持两省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共安排对口协作项目332个,使用协作资金10.7亿元,重点支持水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型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善、人才交流培养等,干部双向挂职交流150余人次,组织20多批、300多名医疗专家到水源区指导帮扶、开展义诊,在水质保护、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1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十三五”规划》,明确继续加大对口协作力度,安排对口协作资金25亿元,在提升精准扶贫、促进环境改善、发展生态产业、深化民生协作等方面,加强与河南、湖北两省的深入协作,共同构建起南北共建、互惠双赢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天津市和陕西省建立健全了对口协作工作机制,投入协作资金4.2亿元,围绕生态经济、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科技支撑、经贸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扶持项目104个,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与天津签署医药、旅游、矿产开发等合作项目累计48个,签约金额达248亿元,对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水质安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5月,天津市政府批准实施《天津市对口协作陕西省水源区“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对口协作资金将提高到每年3亿元,进一步支持陕西省水源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精准扶贫、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
科技创新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许多硬技术和软科学是世界级的,是水利学科与多个边缘学科联合研究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已经应用于工程建设。
在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工作中,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科技成果;完成了专用技术标准13项(如:丹江口水利枢纽混凝土坝加高施工技术规定与质量标准、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等),获得国内专利数十项(如:重力坝加高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防裂方法、长斜坡振动滑模成型机、电动滚筒混凝土衬砌机、电化学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装置等),科研成果已应用到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到了保障作用;多项科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与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扬程水泵选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淮安四站泵送混凝土防裂方法研究与应用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PCCP输水阻力试验研究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长距离调配与运行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水北调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全面提升了我国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水工程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水利行业相关科学的发展,使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达到新水平。科研成果的应用,使南水北调工程节约了投资,保障工程安全,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保障移民发展,充分发挥效益,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6月12日 记者李晨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