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先进文化的精神标本
——序《南水北调过垭口》
王 国 钦
屈指算来,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已经32年了。虽无法准确统计曾编辑过多少种图书,但有一点儿是清楚的:关于南水北调的图书尽管才编了两种,但却已是具有当代先进文化精神意义的特殊图书。
2014年12月,《江水北上——“南水北调邓州情”诗歌作品选》经我责编出版。这本书既选入了傅天琳、马新朝、邵丽3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最新的诗歌作品,也选入了包括商震、朱平等全国近30位著名诗人应邀到邓州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等地采风的作品。诗人们满怀一腔热情、一腔真情的80多首南水北调专咏作品,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诗情感动。同时,本书还选入了“现代诗歌”与“传统诗词”两种体裁的诗歌作品。而这些作品中的“大赛作品”,则来自“南水北调邓州情”全国诗词大赛,包括了150多位作者的一、二、三等奖、优秀奖以及入选作品200多首。因此,书中所选录的都是诗人们为渠首及南水北调工程所专门创作的诗歌作品。
而今,我又责编了鲁肃先生所著的纪实文学《南水北调过垭口》(以下简称《过垭口》),尤感荣幸。如果说前一本书属于艺术化诗歌语境下的“南水北调”,那么这一本书则属于报告性纪实语境下的“南水北调”。两相综合,则相对完整地表现了由南水北调工程所生发、凝聚而成的“南水北调精神”,亦可称为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又一个精神标本!
“南水北调精神”具有哪些主要内容呢?我们从这两本书中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让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
《过垭口》这部书所记述的,主要是南水北调河南段方城六标建设过程中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项目经理陈建国“带着老父修干渠”的行为与情景,恰恰就是这种牺牲精神的典型体现。2011年上半年,陈建国的哥哥与母亲先后病逝。且不说他因为工程紧张而未能陪伴在亲人身边,仅半年内接连病逝两位亲人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让一般人难以承受。但陈建国必须承受,因为这是国家项目,因为他是这个项目的经理,也因为整个工程的最后完工时间不可改变。为了兼顾工程大爱与唯一亲情,他毅然把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带到了干渠建设工地……我在编辑过程中,先后多次拜读了全书。每每读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哽咽欲泣。
那么,陈建国的这种行为是孤立的个案或者是偶然发生的吗?不是,完全不是!陈建国的这种行为在南水北调工程是十分普遍的和必然出现的。如副经理谢俊国,每每提起自己的母亲就会热泪盈眶。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一直在工地忙碌,以至因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而留下了终生遗憾。如副经理郑瑞松,在七十七岁老父亲病重住院期间也才到医院看望两次,只能拜托弟弟妹妹们帮他在父亲的病床前代尽孝心,但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
从1958年9月陶岔渠首工程奠基开始,原属地邓州先后有20多万民工长期吃住、生活、劳动在工地上,相继参加了渠首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邓州不仅为之付出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而且付出了伤残2287人、牺牲141人的惨重代价。期间,不乏一家父子、多位兄弟、三代祖孙齐上阵的典型例子。或者是哥哥伤残了弟弟接替,或者是父亲牺牲了儿子继续,或者是夫妻两人长期共同生活在工地上——前赴后继,共建渠首!
这种大规模的、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曾经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支前工作中。在和平建设年代出现这种“让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尤其令人感动。诗人陈镇在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渠首长歌》中写道:“莫道国殇俱为战,和平年代更风骚。”(《江水北上》P )这样的诗句,不仅合理升华了为南水北调而牺牲民工的精神高度,而且为“国殇”二字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
其二,舍小局、成大局的奉献精神。
为了南水北调,为了江水北上,仅河南、湖北两省库区就有34.54人因成为移民而背井离乡。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自然成为移民们生生世世无法忘怀的情愫。他们叩别祖坟,泪别亲人,攥着一把故乡的泥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异域他乡。可以说,“舍小局、成大局的奉献精神”在这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充分。
移民的付出是巨大的,而移民接受地的干部群众,同样作出了极大的奉献。
我们还是以邓州为例。对邓州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非常宝贵的,都是值得珍惜的。但是,当国家需要无偿划拨两个乡(包括渠首)给邻县淅川之际,邓州毫无怨言地做到了——这种划拨,意味着利益的重大损失;当为了确保南水北调渠水质量而优化水源地环境之际,邓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许多外地企业的投资——这种拒绝,意味着拒绝效益的诱惑;当一部分库区移民需要在邓州安家之际,邓州又以“滚地”的形式腾出了最好的土地让给移民——这种腾让,意味着把“肉”让给移民。
与邓州一样,在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新乡等许多安置移民的地方,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够伸出挚热的双手接纳移民的到来。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视移民如亲人”,对移民群众“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移民工作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种“舍小局、成大局的奉献精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但是,河南省的移民群众做到了,工程沿线的干部群众做到了,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者做到了!
在《过垭口》中有一段有关工程碎石的内容:为尽可能地减少碎石工作对村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陈建国们舍弃了投资小、进度块的爆破碎石工程方案,毅然采用了投资大、进度慢的机破碎石方案。从国家与村民的角度看,国家是大局、村民是小局;但从工程与村民的角度看,工程是小局、村民是大局——所以,陈建国们还是从村民生活的大局出发恰当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其三,求质量、重进度的担当精神。
在一般人心里,质量与进度好像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陈建国这里,却是一个问题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从进度来说,方城六标是河南段开工最晚的地方,工期十分紧张,但他们却提前28天完成了全部的工程建设任务。在南阳段建管处组织的历次工程进度评比中,他们始终名列前茅(其中六次获得第一名),并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树立为中线河南段标杆建设单位。
从质量来说,方城六标严格执行国务院的各种质检标准,不仅随时接受各种常规的、临时的检查,而且敢于自己对自己的不规范行为说不,对不合格工程说不,板起面孔、硬起手腕抓质量,从而为南水北调工程牢牢地筑起一道“质量防火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通水一年多以来,由陈建国们承建的方城六标渠道工程,已经经受住了长时间、高水位的运行,工程质量始终保持稳定,至今没有发生任何质量问题。
其四,吃大苦、耐大劳的拼搏精神。
南水北调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巨大世纪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建设起,就拉开了南工程建设的序幕。如陶岔渠首数十年的建设中,所有民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吃最简单的饭食,却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做出了最了不起的贡献。据统计:由他们所开挖的土方,若垒成高一米、宽一米的土墙,其长度可绕地球一圈半。但是,即便在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艰苦环境下,从没有发生逃避、抱怨的情况,有的只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尚精神。
在《过垭口》的第四章《冲刺之战》中,记录了一个暴雨之夜舍命保护孙庄西沟排洪倒虹吸工程的感人故事:2012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瓢泼似的大雨突然而至,凶猛的洪水把围堰撕裂一个15米长的裂口并灌进倒吸虹的基坑,已经严重威胁到倒虹吸管的工程安全。在场的所有工人立即全力投入抢险,最后更是纷纷跳入急流中,人与人挽成一堵人墙阻挡住凶猛的洪水,终于保护了国家工程的安全——而这样的故事,在《过垭口》中可谓俯拾皆是。
其五,手挽手、肩并肩的协作精神。
南水北调是一个十分繁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移民、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环境维护以及水源水质保护等方方面面,在工程建设中又涉及到铁路、电信、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各有关单位和沿线地方政府,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各尽其责,通力协作,急工程之所急,想工程之所想,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据有关材料统计,南水北调总干渠穿越了27处铁路、400多条河流,涉及到6000多条电力、通信线路的改迁。而沿线水利、铁路、电力和通信部门的同志们,按照工程建设要求,积极完成各种手续的报批,及时完成迁改和改建任务,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例如在《过垭口》的第三章《克难攻坚》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情况:当方城六标工程刚刚开始征地的时候,个别不明情况的村民因未能及时拿到拆迁款而进行阻工。其实,这些拆迁款早已由国家下拨到省、由省下拨到市、由市下拨到乡。为什么村民还没有拿到?是因为村委会需要进行一家一户的具体核查,而这个核查工程反倒是比较缓慢的。怎么办?“陈建国与郑瑞松商量:在上级资金到来之前,能不能由项目部先把钱垫出来,先把地征过来,再等上级批复。”于是,方城六标项目部,方城县、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的建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原本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不到十天就圆满解决了,大大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再如,在南阳段最后一批开工的标段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个别标段进度缓慢。如不采取超常规措施,势必影响国务院确定建设目标的实现。于是,已经完成主体建设任务的先进标段(包括方城六标项目部),积极派出人力机械对落后标段进行支援,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保证了整个工程的及时完成。而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数十年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早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尚。
其六,先天下、后个人的忧乐精神。
很多人知道范仲淹有一篇《岳阳楼记》,知道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不一定知道《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撰写的,不知道他所倡导的这种“忧乐精神”,早已成为滋养和孕育历代先进思想文化的肥沃土壤。
在我看来,“先忧后乐”不仅是一种情怀,而且是一种境界;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精神。千百年来,这种情怀不仅常挂在人们的口头上,不仅丰富在文人的作品里,而且激荡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行动上!如河南人民在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大局意识、水源保护过程中所表现的种种言行,在某种意义上不就是一种可贵的“先人后己”精神吗?
在早期的南水北调工地上,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流行:“不能让北京人渴!”话很朴实,也很简短,但其中所蕴含着自我牺牲的情怀、依然决然的悲壮与清纯无私的大爱——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人民的情怀!
作为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我因为编辑了这两本有关南水北调的图书而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骄傲、自豪和幸福。这个编辑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再一次接受精神洗礼的过程。
众所周知,中州大地曾先后诞生过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很多优秀的思想精神。而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诞生的“南水北调精神”,岂不是更为难得、更为可贵、更加值得学习和令人景仰?
当然,“南水北调精神”范畴很大,其内涵十分丰富,也需要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持续深入的挖掘、整理和提炼。例如:南水北调与雷锋精神原本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不过,就因为很多邓州籍战士先后在雷锋原来的部队服役,而邓州却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和必经之处,同时也是渠首工程的原属地。这样,邓州不仅与雷锋精神联系了起来,而且一联系就是半个多世纪,一联系就是一个永不退役的“编外雷锋团”,一联系就是全国的一面精神旗帜。雷锋曾经被人称为“傻子”,但他说“甘当革命的傻子”。而雷锋这种“傻子精神”,与邓州人的“二火山精神”不是一脉相承的吗?一段时期以来,曾经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也有人对“雷锋精神”进行种种的嘲讽或诋毁。但是在南水北调工地,这种“雷锋精神”无论是在具体的个人或者是在集体的行动,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扬光大、熠熠闪光!还有,方城六标的工程进度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这是因为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科学而可贵的创新精神……
当然,“南水北调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河南,但她却主要诞生在河南、成长在河南、弘扬在河南——岂不是当代先进文化在河南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2013年,我应邀撰写了一篇文章:《“诗言志”之“言”在当下》。其中,我把一千多年前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当为事而作”,冒昧地修改为“文章合为国而著,歌诗当为民而作”。而《江水北上》和《过垭口》这本书,恰恰也是我在修改白氏名言之后“为国、为民”的一次编辑实践。通过对这两本书的编辑,我衷心地敬仰并呼唤“南水北调精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水北调精神”是一个丰富的先进文化宝藏,是一个当代文化的精神高地。我们大家有责任去发掘这个文化宝藏,去攀登这个精神高地,并不断倡导和引领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复兴中华“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而奋斗!
《过垭口》的作者鲁肃先生,是一位南水北调过程的宣传工作者,长期发现、见证并宣传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个先进事迹——陈建国只是其中的一个。据鲁肃先生说,《过垭口》也只是他系列作品中的一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以后的作品一定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
来源于:当代文学艺术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