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大中城市“总水龙头”探秘
|
||||||||||
湖水上岸,清澈干净可直接饮用。
浩瀚无边的丹江口水库在这张地图上清晰地呈现。
丹江之水自南来,北上千里润京华。大约一年前的2014年12月12日14时,全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贯通。自那时起,甘甜的丹江水一路北行,滋润着京津冀地区。
一年之后的今天,重庆晨报记者前往河南,赶到该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南水北调的渠首大坝,实地探访。
站在渠首大坝上,脚下静静流淌的丹江水,缓缓北行。“15天,就能从这里抵达北京。”工作人员指着水面,略带骄傲的口吻说。
丹江甜水抵京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淅川陶岔渠首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京广铁路北上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建设,先期实施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
这项福泽中华的史诗工程,利用南北将近100米的高度落差,让清水一路自流,经过河南、河北,最终到达北京、天津,为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是这些城市名副其实的“水龙头”。
千年干渠第一跨
除了渠首大坝之外,重庆晨报记者此次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行,还来到了被誉为“千年干渠第一跨”的湍河渡槽。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第一个大型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U”型渡槽工程。湍河渡槽工程位于邓州市十林镇张坡村和赵集镇冀寨村之间的湍河上,工程全长1030米,共18跨,单跨重量达1600吨。槽身为相互独立的3槽预应力混凝土U型结构。设计流量为每秒350立方米,最大流量为每秒420立方米。
工程现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湍河渡槽及造槽机气势恢宏,极具观赏价值,是南水北调工程形象的核心吸引物和重要的工程景观节点,可谓是“千里干渠第一跨”。
34.5万移民搬迁显大爱
当北方的人们喝上来自南方的清水时,原本居住在丹江口水库区域的34.5万人,已在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也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
移民搬迁,彰显出河南人对于华北地区的大爱。而对于文物的保护,则显示出河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的文物最多,累计完成369项文物保护项目,考古发掘面积90多万平方米,抢救出土文物10万余件,具有极为重要的考古价值。
来源:重庆晨报 2015年11月5日 文/图 本报记者 刘长发 鞠芝勤 张斯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