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建设成效初显
生机盎然的方城垭口渠道两侧生态带。宣轩摄
本报讯(记者 许安强)6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经完成中线工程干渠两侧生态走廊绿化320余公里,完成造林面积9.1万余亩。
黄金梨树的果实有小孩儿的拳头般儿大,核桃树亭亭玉立,石榴花儿火红,成排成行的树木随风摇曳,树叶沙沙作响……6月9日,记者在中线工程邓州市渠道内看到,干线两侧的生态林带初具规模,惹人喜爱。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建设是确保中线工程输水水质安全的基础,是河南省“四区三带”区域生态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河南省政府出台了2013年到2017年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该规划要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侧营造高标准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防止污染,保护水质安全,建成发挥综合效益的生态走廊。
随着中线主体工程2013年底基本建成和2014年工程正式通水,河南省林业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积极整合国家、省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向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廊道绿化倾斜。(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将该生态带建设纳入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长江防护林绿化三期工程、农户造林补贴项目、森林抚育项目等补助范围。并作为河南省“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工程涵盖不了的全部纳入省级造林工程补助范围,明确提出技术要求。同时做好两侧廊道绿化与外侧农田林网建设的无缝衔接,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增加乔灌结合比例和绿化树种配置比例,提高综合防护能力。二是召开现场会推进生态带建设。河南省政府在南阳市渠首专门召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全面安排部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的绿化工作。三是积极协调各级政府支持干渠生态带绿化。沿线8个省辖市将生态带建设纳入当地年度营造林的重点工程给予政策、资金的倾斜,创新机制,吸引大量社会资金用于干渠廊道生态带建设。
随着国务院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干线生态带建设规划》的批复和中线工程正式向北方供水,河南省沿线各省辖市结合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廊道建设。
据悉,南阳市及邓州市在去年完成95%的绿化长度基础上,率先全部完成境内干渠总长度183公里廊道绿化任务,为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生态带建设做出了示范。南阳市的主要作法,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土地流转。由沿线县(区)政府统一垫付资金承租,按照干渠两侧100米的标准完成土地流转4.4万亩。二是市场化运作。由县(区)政府或乡镇政府统一对外发包,返租给企业或造林大户,签订造林绿化合同,确保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累计完成资金投入5.6亿元,其中县乡财政投入1.519亿元,公司及大户投入3.8亿元,市政府列出专项资金3000万元,按照每亩600—1000元的标准对公司及大户进行绿化补贴。四是统一设计标准。廊道内侧种植40米宽常绿乔木林带,外侧种植60米落叶林带,常绿和落叶林带间铺设6米宽的塑胶自行车道路。
郑州市已完成60多公里(郊野段)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按照单侧绿化宽度200米的设计方案,新郑、荥阳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绿化采用林苗一体的模式实施绿化。郑州城区段已经建成3公里生态绿色保护区长廊示范段。荥阳市财政对南水北调干渠郊野段内侧20米固定性生态绿化带,每亩给予5000元苗木补助,对外侧180米生产性绿化带,市财政每亩给予900元苗木补助,对南水北调干渠郊野段200米绿化带范围内的土地流转,按每亩每年800元给承包经营者进行补助,连补8年。
许昌市已经完成境内54公里的干渠廊道绿化任务。许昌市干渠每侧栽植100米以上树木,林带中间修建8米宽的生产道路。对重要区段和节点重点打造,栽植生态树种,提升绿化水平和档次。禹州市实行统一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标准对乡(镇)实行补贴,连补3年。长葛市财政按每亩每年1000元的标准,对乡(镇)进行补贴,连补5年。
河南省其它有关省辖市也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绿化试点工作。新乡市在凤泉区完成绿化示范段1.3公里,鹤壁市在辖区高云路、高庙路和新老城快速通道三条道路与干渠交叉路口营造示范林300亩。焦作已完成了353亩示范林任务,安阳已经完成0.4公里的示范林任务,平顶山市完成了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俯瞰河南731公里长渠,一条绿色走廊伴其左右,蜿蜒前行,若隐若现,“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正在变为现实。
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2015年6月12日 记者许安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