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故土、别亲情,为送水、俺愿意!
阅读提示|为将一渠清水北送,河南实施了22万人的大搬迁,11年来,6县市累计减收增支近80亿元。采访中,大河报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为送水,俺愿意!
记者张渝
七八年中,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
2003年,此时距离河南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破土动工还有两年的时间,可就这样,河南省政府提前下达了停建令,严格控制南水北调工程区域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在长达七八年中,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
“你说,经济发展不受制约那不可能,老百姓生活也肯定受到严重影响。”采访中,大河报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也听到坚定的回答:可是,为送水,俺愿意!
水源地百姓的生活大多从水里捞金,可为保护水源地水质,水源保护区内关停并转企业801家,27147名职工下岗,6个县市每年减收增支直接损失达7亿元,11年来累计减收增支近80亿元。
为保护总干渠水质,2010年7月5日,河南省政府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分门别类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经济社会活动提出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保护水质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
11年来6县市累计减收增支近80亿元
13位干部在南水北调建设中牺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难在哪?淅川县16.54万人大搬迁不可不说。搬迁难度、搬迁强度前所未有。而搬迁安置丹江口库区移民和总干渠沿线征迁群众22万人,在沿线5省市是最多的。
省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整合了各种政策和资金,奖补资金达50多亿元。广大移民干部呕心沥血,把移民迁安作为一种事业的选择、人生的追求、价值的体现和神圣的使命。
“13位同志累倒在移民工作第一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说,广大移民群众含泪远离故土、离别亲情,为一渠清水送北京让路。
河南省除了在水源保护和移民搬迁方面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外,南水北调工程占用河南土地达61万亩。而且针对补偿标准低的实际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奖补政策,不惜投入,全省各级筹集奖补资金30多亿元,对征迁群众进行奖补,使沿线群众成为工程建设的受益者。
河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谱写了一曲顾全大局的奉献之歌,树立了一种务实重干的为民之风。
来源:大河报 2014年12月13日 记者张渝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