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大河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昨日正式通水每5秒就有一个游泳池被注入渠中水位将上升至6-8米
时间:2014-12-16   来源:大河报   浏览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昨日正式通水

5秒就有一个游泳池被注入渠中水位将上升至6-8

 

 

 阅读提示|万里千山遮不住,碧水从此北流去。与它将要带给人们的“未来”相比,它的“现在”如此低调——没有鲜花簇拥的仪式,没有万马奔腾的壮景,甚至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就在昨日1432分,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如图)。

这水,源于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类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它将一路北上,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按重量算,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铁路大秦铁路需要运送23年,这将基本缓解严重缺水的局面。

现场南水开跑“静悄悄”

没有官方的说法,但选取1432分这个时间开闸放水,肯定不是偶然,因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全长正是1432公里。它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淅川陶岔渠首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京广铁路北上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建设,先期实施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12月开工。

当大河报记者赶到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的渠首大坝之时,是昨日的1030分,此时,丹江口水库水位160.13米,入库流量651立方米每秒,出库

流量812立方米每秒;据水质固定监测站点1号监测点的数字显示,渠中水质在类以上。

与以往工程竣工不同,这个值得纪念的、举世瞩目的时刻只低调地迎来了一群媒体记者。渠边没有红毯,也没有领导,只有一渠清水静待北送。

12时左右,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而来的记者陆续赶到,不过寒风凛冽,大家都在渠边挑选最好的视角。而渠首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管处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做通水之前的调试与检查。

14时,央视直播记者严阵

以待,他面前摆着用丹江水盛满的四堆矿泉水瓶,相当于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的受水量。

1420分,一只“大黄鸭”下水,它的翅膀上有摄像头,将用大黄鸭的“视角”,记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漂流记”。

1430分,隐约传来几声低沉的机器轰鸣,倒计时开始了,1432分,渠首大坝的三道钢闸缓缓上提,意外地没有波澜壮阔的景象,只有洁白的小水花欢快地往前跑,不时传来悦耳的哗哗声。这一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行进每5秒就有一个游泳池被注入

昨日,大河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陶岔大坝就是整个南水北调的“水龙头”,三个闸门全部开启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按照设计标准,闸门开启之后每秒的注水量将超过350立方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渠首工作人员说,一个标准游泳池是1800立方米,也就是说每5秒就有一个游泳池被注入到南水北调中线。

渠首工作人员告诉大河报记者,基于多种因素考虑,水头行进速度并不快,水量也不大,预计水头于13日凌晨到达郑州,15天之后到达北京。而南水的水头所到之处,渠中水位都将上升至6-8米。

中线的水蓄满之后水深最多可达到8米,有人担心冬天水会不会结冰。“水这么深,即使表层上冻也不会影响水的流动。”省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

监测 24小时不停歇

丹江水泛着洁白的小水花一路北跑,这清澈的水来之不易。很少人知道,丹江口水库从1982年就开启监测了,在确定为南水北调起点之后更是加强了水质的监测,根据近30年的数据表明,丹江口水库的水一直保持在国家类以上,完全优于进入自来水厂的标准。由于是地表水,酸碱度也比较适中。

据了解,中线工程全程有

30多个水质监测站点,全天24小时监测水质,一旦发现水质的变化就会做出相应的举措。

另外,在沿途有两个“封闭”来保证水质,一个是环境封闭,水渠两侧都有绿色的防护网。另一个是水体封闭,就是整个南水北调的水体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当地的水进行接触。

热议愿受益者都能感恩

昨日,大河报记者兵分10路在河南十市地为大家播报南水北调通水现场状况,大河报客户端12小时不间断全程直播。直播结束时,同时在线人数破3000人,一众河粉儿的强烈关注,有的激动、有的感动、有的欣喜,河粉儿们争相为南水北调、为河南点赞。

“萝卜缨灰灰菜”:淅川人民、南阳人民、河南人民为此失去了很多,向父老乡亲们敬礼!

游客:南水北调世纪工程国家行动,千里长渠始于南阳润泽北方。

davad”: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丹江水,从源头、整个干渠、支流直到家门口。一定要避免成为长江与黄河。

游客:南水终于北调了,盼望家乡南阳环境越来越好,为华北人民送上洁净甘甜的水。

1111free”:万水千山遮不住,从此碧水北流去。

“李马峰”:我是郑州的,在南京看到这个新闻,心情非常激动,南水北调工程今日通水就好比一位十年寒窗的学子终于看到金榜题名了。

游客:南水北调通水,对郑州最大的意义在于,市民将喝上水质更好的水,同时,多出来的黄河水,可以弥补郑州生态用水,让郑州的河流流动起来,郑州更加灵动起来。

游客:千里迢迢,南水北上。站在美丽丹江水润泽的土地上,愿每一个受润的生命怀一颗感恩的心,庄严向南一鞠躬,说一声“谢谢”,然后倍加珍惜每一滴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引自报告文学《为了润泽北方大地》)

 

来源:大河报 20141216记者张渝郭启朝新媒体记者孙贝贝成钰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