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民广播电台10月20日《河南新闻》头题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时调整工业、农业、旅游产业结构,保障和改善汇水区水质同时,实现当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将于明年汛后通水,我省境内731公里主体干渠工程也即将合龙完工。西峡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上游重要的汇水区和水源源头县,调整产业结构,既保障和改善了汇水区水质,又实现了当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河南台记者朱圣宇报道:
(出录音)“以前我们种的是小麦和玉米,政府给我们打井、修路……”
在西峡县五里桥镇黄狮村一片猕猴桃园里,村民谢文彬向记者讲述这片土地的变迁。近年来西峡县倡导农民将小麦玉米作物改种成猕猴桃为主的经济作物,走“畜、沼、果”和“林、菌、气”循环经济农业模式,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对水源的面源污染,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出录音)“过去我们种粮一亩地就是千把块钱,现在搞猕猴桃一般情况下就能收入个八九千块,我们农民比以前也富了。”
当地利用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水质得到了良性循环,农民收入同样得到明显提高。仅西峡县双龙镇一个镇就建成6个生态旅游景区。双龙镇人大主席吕文耀:(出录音)“过去我们这里的群众就是挖山取宝、挖药材,现在群众都是守着青山,我们的旅游得到了大力发展,群众的收入大大的提高。我们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得到了实惠,观念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西峡县作为丹江口库区上游重要的汇水区和水源源头县,境内的鹳河和淇河源源不断流入丹江,占我省流域面积的48%,如何保障出境水质长期稳定达标考验着当地人们的智慧。西峡县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庞磊:(出录音)“西峡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为鹳河跟淇河都提供了很好的绿色过滤器。”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目标越来越近,西峡县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业,严格控制工业点源污染,改进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践行着“一波碧绿入丹江,一渠清水送京津”的承诺。西峡县南水北调办主任韩国印:(出录音)“把常规的农作物改成以猕猴桃为主的小杂果,用优质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同时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出境水质的影响。通过对口协作,我们还会让首都人民吃上我们的优质猕猴桃和生态的肉蛋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