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水北调水源地企业的担当:十道工序杜绝一滴污水流入丹江
人民网淅川3月18日专电(记者 徐驰)“从处理站建成起,这里没有流出过一滴超标污水。”3月16日,河南省淅川县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向东指着污水排放口对记者说。
排污口的确有些特别。站在渠道上方几乎闻不到明显的气味,一条浅浅的细流顺着水道自上而下的缓缓流淌,水下的水泥裂痕清晰可见。这里不像是大型企业的污水排放口,而更像是一条乡间小水渠。
旁边的环境监测点实时数据显示:3月16日,15点17分,COD含量16.39/L。这个数字仅为国家工业污水排放标准100mg/L的不到1/5。翻看检测记录,最低的时候是9mg/L,最高是43mg/L,仍然不到国家控制标准的一半。
而在仅仅十几米远的另一座池子里,情况则触目惊心。黑褐色的污水不断流入水池,泛起大量褐黄色的泡沫,气味更是刺鼻难闻。
这里是这个大型药厂的污水处理第一站。所有的生产污水都在这里汇集,平时很少有人靠近。从“臭气熏天”到“白水清流”,这个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淅川是南水北调工程渠首,也是核心水源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们专门建了这个污水处理站,每一滴水都要经过10道严格的处理程序,达到标准才能对外排放。”福森药业副总经理陈向东说。
记者一路走来:调节中和—预沉池—水解酸化池—厌氧池—气浮池—好氧池—一沉池—催化氧化—二沉池—达标排放。水的颜色从黑色、深褐色、褐色、暗黄色到最后近乎透明,刺鼻的气味也逐渐消失。
“这个处理站每天能处理污水2500吨。为了建设这整套的系统,我们前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需要200多万元。这些都是纯投入,但保证南水北调水质是每一个淅川人的责任,也是我们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陈向东说。
淅川县环保局副局长贾中富说:“排污口旁边建有环保部门的监测点,动态数据直接传到省环保厅,日夜不停的实时监控污水排放情况,淅川县所有的涉水企业都建有这样的监测点,防止污染水源。”
贾中富介绍说,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质量。淅川县对原有的污染企业开展大范围的“兼停并转”。同时,对一些污染小的涉水企业建立实时监控,保证首都人能吃上放心水。
根据统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以来,淅川县共关闭取缔企业338家,累计投入3.7亿元加快现有企业环保设施升级,建成治污设施160万台,年处理废水474万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