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为使清水润华夏 不惜此身做基石
时间:2012-11-24   来源:河南省南水北调网   浏览量:

 

编者按:

    1122日出版的《河南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了反映南水北调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事迹的长篇人物通讯《为使清水润华夏,不惜此身做基石》,通讯全景展现了陈建国舍小家、保工程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动容。在当前南水北调建设进入攻坚期和决战期的关键时刻,希望南水北调所有参建单位以陈建国同志为榜样,继续发扬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克难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和总体建设目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建成通水做出积极贡献。根据办领导安排,现将此文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为使清水润华夏 不惜此身做基石

——记河南省水利一局南水北调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

本报记者  董学彦  本报通讯员  鲁肃

当我们把目光投注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我们无法忘怀这位可敬的建设者:长兄抱憾离世,他正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慈母撒手人寰,他正在工地上奔波操劳。当七旬老父缠绵病榻,他又作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将父亲接到工地,带着老父修干渠……

为使清水润华夏,不惜此身做基石。为了泽被后世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位普普通通、踏踏实实的河南人,显示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这位不畏艰难的河南人,涌动着“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这位侠肝义胆的河南人,肩负起“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热血写春秋,义举动中原。

这位可敬的建设者,就是河南省水利一局南水北调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陈建国。为使一渠清水济京津,这位屡遭亲情打击的河南汉子擦干眼泪,全身心扑在工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屡创佳绩:开工较晚、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方城段6标在南阳段建管处组织的历次评比中始终位于前列,其中6次获得第一名,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树为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标杆单位。

大哥重病住院直到去世,他没能回去看上一眼

20112月初,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任命陈建国为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6标项目经理。方城段6标渠道全长7.55公里,跨渠建筑物10座,其中有3座倒虹吸工程,公路桥、生产桥各5座;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575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164.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注9.29万立方米,钢筋3200吨,合同投资3.49亿元。

2011216日,南水北调中线局与河南省南水北调建管局在南阳召开参建单位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各标段3月份要开工建设。从一张白纸到兵马齐全,再到全面展开建设,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中间要组建项目班子,要组织修建施工营地,要组织修建沿渠施工道路,要招聘人员,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他亲自处理。他通常是白天与业主、设计代表、监理等有关方面的人员沟通情况,与当地征迁干部协调征迁事宜,联系设备、招聘人员,夜晚思考项目班子的组建,制订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哪些项目先干,哪些项目可交叉作业……压力之大不可想象。

工作千头万绪,开工迫在眉睫,挑战无处不在。尽管困难重重,但陈建国仍然坚定地向局领导表态:坚决、干脆、漂亮地完成方城段6标建设任务,为水利一局争光、为河南水利人争光!

其实,在陈建国来南阳参加会议之前,父亲就多次打电话告诉他大哥生病住院。他知道大哥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急切想去探望,找医生把大哥的病治好。他对大哥的感情很深,非常看重他与大哥的兄弟情谊。小时候,大哥待他很好,好吃的总留给他。上大学时,大哥去珠海打工,时不时寄钱接济他。虽然现在兄弟俩见面日稀,但时常通过电话交流感情。然而,方城段6标项目部工地上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往往一件事还没干完,下一件事又来了,没完没了,循环往复,回去看大哥的事一拖再拖。201133日,大哥糖尿病加重,诱发糖尿病肾病,以至严重的尿毒症,引起全身水肿,生命走到尽头,他带着对亲弟弟的眷恋,离开了人世,咽气时还喊着“建国”。他多想再见弟弟一面啊。

大哥从住院到去世,前后共49天,走完了49岁的生命旅程。这49天的时间,陈建国忙于项目部的工作,始终没能回去见大哥最后一面。得知大哥去世的噩耗,陈建国大哭一场,就匆匆忙忙往家赶。车到漯河,他又突然想起设备进场的事情,又临时找有关人员把设备进场的事商定后才赶回家。到家后,陈建国看着大哥的遗容,摸着大哥冰凉的手,想着大哥平时对自己的好,而自己却没能跟他作最后的道别,现实的残忍和感情的折磨使他悲从中来,忍不住扑在大哥身上失声痛哭,陷入深深的自责。

70多岁的母亲同样也是疾病缠身,糖尿病、心脏病、类风湿,还患有白内障,虽然做过手术,但效果不理想,几近双目失明。陈建国担心母亲一旦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会悲伤过度,身体会撑不住,就与家人商量隐瞒大哥去世的事,在她面前只字不提。同时安排父亲和兄嫂,小心照看母亲,一旦有事迅速通知他。料理完大哥的后事,告别年迈的父母,他又匆匆忙忙回到工地。

母亲重病住院直到去世,他没能跟娘说上最后一句话

方城段6标合同工期到2013831日,按正常的施工组织,单单完成招标设计确定的工程量就已经捉襟见肘,容不得丝毫拖延。然而,当工程真正全面展开,施工机械把地表挖开后才发现,招标设计与实际的地质情况差别太大:方城段6标地处方城垭口,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处于山丘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渠道内有5.5公里的膨胀土,有近1公里的硬岩,有近1公里长的淤泥地带,有近3公里的高渗水地层……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前来察看的工程设计专家认为,方城段6标的地质条件是南阳段最复杂的,相应增加的工程量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是工程任务量的不断增加,一方面要克服阴雨、寒冷等天气因素的制约,按工期完成建设任务,同时还要保证工程质量。怎么办?陈建国多次告诫项目部班子成员:我们当初来到南水北调工地,就是想干一番事业,虽然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要干好。南水北调不同于其他工程,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一项历史使命,我们决不能因为方城段6标干不好而影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困难面前只有背水一战,奋起拼搏,积极作为,想方设法完成建设任务。针对方城段6标建设任务重、时间紧的客观实际,他科学合理地编排施工计划,确定平行交叉施工方案,不惜代价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实施昼夜24小时不间断施工,工人轮番作业,机械连续施工。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方城段6标工程向前推进的速度在逐步加快,质量控制有条不紊。

今年4月份,天气干燥少雨,正是工程汛前大干的施工高峰期,家人打电话告知年迈的母亲病重住院治疗,多次催他回去探望。一边是生他养他的母亲,一边是工期紧张、不容延误的南水北调工程,陈建国再次面临着残酷的选择——现在回去探望母亲,工地上许多重要工作可能就会耽搁,有延误工期的危险,没法向国家交待;坚守工地吧,尽管母亲会原谅孩子为国家尽忠,但他对母亲病情的牵挂常常让他食不甘味。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陈建国做出了一个日后让他痛心不已的决定:等到下雨工地不能施工时再回母亲病床前侍奉汤药,陪久别的母亲说说话。就这样,他留在了工地,安排父亲和兄嫂在医院照顾母亲,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施工组织中。

3天后的早晨6点,家里的电话再次打来,说母亲因心肌梗塞已经离世,一位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这样走了,一去不回。“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此刻,陈建国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深深地为自己未能在母亲病重时守护在床前而自责。他在弟兄们中排行最小,母亲也最疼他。他想起小时候天冷,母亲为他织布,用自家种的棉花给他做的棉袄、棉裤,又贴身又暖和;上学了,母亲挑着自家种的菜到市场上去卖,一毛钱一毛钱地攒着,为他交学费,含辛茹苦支持他完成了学业,使他这个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孩子成长为今天的高级工程师。可以说,没有母亲的艰辛劳作就没有他的今天。当他满脑子想着南水北调工程干好后如何孝敬母亲的时候,一切都晚了,阴阳两隔,今后永远也见不到娘了。母亲为他付出的太多太多,而他为母亲做的太少太少。陈建国躲到办公室里,痛彻心扉,放声大哭了一个小时。

他决定回去,为母亲送最后一程。行前,他把项目部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叫到一起,安排眼前紧急工作,签批工人工资结算单,对夜间施工巡查、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等事宜一再叮嘱,从早晨7点,唠唠叨叨安排到上午12点,才踏上回家的路。

到家后,父亲、兄嫂和所有其他亲戚都责怪他回来太晚了,说他干起工程家都不要了,娘都不要了。他无法申辩,唯有泪千行。在母亲的遗体前,他重重地跪下,向母亲磕了九个响头:“娘啊,孩儿回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娘啊,孩儿不是不孝,只是南水北调工期实在太紧,孩儿抽不出时间陪您,孩儿在这里请您老人家原谅。”他边哭边喊,在场的人们无不动情落泪。在老家3天,陈建国与家人、亲戚一起安葬完母亲,又安慰父亲,就匆匆赶回方城段6标工地。

备受感情折磨的他,带着老父修干渠

短短一年时间,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对陈建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他父亲来说打击更大。陈建国的父亲陈孝忠今年75岁了,同样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大儿子和老伴相继去世后,他伤心欲绝,天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老家的嫂子打电话给陈建国,把父亲的情况说了一遍,要他想办法解决一下老人的问题。这一次陈建国可上心了,左思右想。回去看父亲吧,没有时间;不回去吧,已经有失去母亲的教训了,他心里已经够愧疚了,不能再让父亲有什么闪失了。想了半天,他就跟父亲电话商量,能不能到工地来住,来这儿有人说话,还能帮儿子干点事。其实,父亲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他也不想因他的工作让父亲劳心,他只是想用这个办法把父亲哄过来,因为他知道父亲最支持他的工作。一听说能帮儿子干点啥,陈孝忠二话没说就来了。陈建国把父亲安排在预制梁场,与门卫老王同住,又为父亲办了张饭卡,到项目部食堂打饭。

在工地上,陈建国一有空就过来和父亲说说话,宽解父亲的心,尽量不让父亲感到孤单。不在父亲身边的时候,陈建国就安排门卫老王对父亲多操点心,发现父亲身体不适就及时告知他。今年9月下旬的一天夜里4点多,陈孝忠感觉身体不适,就喊了一声,同屋的老王赶快起床,问他是不是感觉不舒服,陈孝忠点点头。老王赶快给陈建国打电话,刚好赶上他巡夜检查回来,就立即把父亲送到方城县人民医院,一检查是心肌梗塞,马上住院抢救。医生说,如果送医再晚一些,可能就没法治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父亲痊愈出院了。这件事对陈建国触动很大:看来把父亲带到工地是对的,如果不在工地,后果不堪设想。尽管古人讲“忠孝不能两全”,但已失去母亲的他不能再失去父亲,无论工作再忙,工程再紧张,他要把父亲带在身边,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尽量尽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他知道,父亲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据项目部的同志讲,别看陈建国风风火火,其实39岁的他年纪轻轻就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咽喉炎、胃病、结肠炎,但他从没因为自己身体不适请过一天假。陈建国是急性子,一有事就睡不着,必须立即去办,办好才安下心来;白天处理项目部工作,夜晚巡查工地,每天只睡3-4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在巡查中一旦发现不合规范的施工时,就及时纠正,常年在工地上喊,把噪子都喊坏了。而他全然不顾这一切,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扑在工程上。

小家庭聚少离多,对爱人与孩子亏欠太多

陈建国的家安在漯河,虽说是一个家,但由于陈建国长期在水利工地干,小两口往往是几个月不见一次面。刚开始妻子赵红鸽还埋怨他,但慢慢也适应了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的生活。今年汛期的一天,陈建国回漯河协调渠道衬砌机的事,等他把事情办完回到家中,已是半夜时分,妻子、孩子都已进入梦乡。凌晨4点多,陈建国突然接到项目部电话,说是渠道进水了,他一边安排有关人员组织抢险,一边准备返回工地。妻子劝他等天亮吃点热饭再走,他说工地的事要紧,执意立即动身回去组织抢险。

“对建国来讲,我们这个家只是他出差住的一个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他真正的家在工地,在项目部。”妻子说这番话,虽然说出了一个事实,但也透露出她的无奈。“我和孩子都习惯了,建国在家不在家,我们都不指望他。”

陈建国的儿子今年11岁,上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成绩都好,惟独英语有点差。孩子知道爸爸的英语好,多次央求妈妈让爸爸辅导辅导,可是陈建国哪有时间?时间一长,孩子跟爸爸的感情有些疏远,虽然想爸爸时打个电话,但电话接通后却不知道和父亲说啥。有时候跟妈妈一起参加聚餐,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在一起,孩子也多次跟妈妈流露:“要是爸爸回来,我们在一起多好啊!

谈起妻子和孩子,陈建国说他亏欠他们太多。但水利人四海为家,哪里顾得上儿女情长。他说,等工程干完后,一定回去和家人好好团聚。

全身心投入,换来了工程的快速推进

陈建国干工作疯狂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南水北调,那真是满腔热血,充满着无尽的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辈子干的最大的工程就是南水北调,作为一个水利人是无比光荣的。国家把这个事交给咱,能不上心吗?

南阳建管处处长秦鸿飞说,陈建国最大的特点是遇事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想办法,只要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他就敢试,敢闯,不惜代价,无所畏惧。

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陈建国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去年汛期雨水较多,对工程建设非常不利,尤其是土方填筑施工对土料的含水量有严格要求(不能超过18%)。一场雨下过,原来准备填筑的土料被淋湿,还得等天晴晾晒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施工。刚开始,陈建国和别的标段一样,一到雨天就揪心,苦于无法和老天抗衡。后来他想起小时候夏天晒粮食,暴雨来时粮食收不及,就用塑料布盖起来。但他又算了一笔账,填筑土料不是集中堆放,而是堆放在渠道两侧,长达几公里,要盖得多少塑料布啊。他找来班子成员一起算账,光买塑料布就得投入40多万元,但是换来的是可以压缩10天以上的单项工期,土方回填进展快了,又可以促进其他工序的施工,尽管投资大一些,但总体算账还是值的,要比坐等强得多。为此,他安排购买了一大批塑料布,遇到暴雨时就组织工人把填筑土料全部盖起来。思路一转,效果显现,去年汛期,方城段6标的土方填筑施工基本没停,进展很快,成为进度领先的“秘密武器”。去年10月份的一天傍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在方城段6标检查工作时,看到干渠两侧白茫茫的两条“玉带”,经询问才得知是覆盖填筑土料的塑料布。鄂竟平对方城段6标积极想办法克服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的做法大加赞赏,并指示把方城段6标树为河南段施工标杆单位。

对施工中遇到的复杂地质情况,陈建国积极主动地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结合方城段6标实际,想出解决办法。只要符合工程要求,只要能加快施工进度,陈建国都勇于尝试,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施工方法。

方城段6标有一段近1公里长的渠道,里面全是十几米厚的淤泥。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原是一大片洼地,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怕遇到淤泥,抽水抽不净,挖掘机进不去。陈建国也头疼这么长的淤泥段,整天在琢磨怎么开挖。一有空,他就蹲在渠道边,与挖掘机手交谈,商量开挖的方法。提起淤泥,挖掘机手直摇头,怎么也不肯干,怕机械陷进去有危险。他就安排买来大块厚钢板,一块一块焊起来,为防止挖掘机履带打滑,又在钢板上焊上一条条钢筋棍,先在淤泥上铺上碎沙石,再盖上钢板,再把挖掘机开到钢板上,实施开挖作业。经过试验,方法可行,尽管进度有点慢,但这已经是目前开挖淤泥最好的方法了。

方城段6标有近3公里的渠道为高渗水地层,开挖前需先降排水。但让人头痛的是,一旦此处渠道抽水,周围地下水都要向此处汇集,怎么抽都抽不完。这样的高渗水地层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管涌,对渠道边坡安全造成危害。对付这样的地层,就连设计单位的专家也没有好的办法。陈建国结合自己在三门峡槐扒工程施工中处理渗水地层的方法,主动向工程设计单位请缨,在方城段6标搞截渗墙试验,并承诺如果试验失败,损失由项目部承担。看到陈建国这么认真,设计单位爽快地答应了。目前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类似的创新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他不惜成本购买锅炉,在冬天预制桥梁时采取蒸汽加温养护,使桥梁预制不因天气寒冷而停工;再如在改性土施工中,他大胆使用路拌法与场拌法相结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思路,使方城段6标的进度始终在南阳段18个标段中名列前茅。

对南水北调工程质量,陈建国敢于硬起手腕来抓。他常说,南水北调是千秋伟业工程,质量问题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有一次改性土夜间施工,一个作业队在辗压第15层土时,反复辗压多次,检测压实度均为97.9%,与施工规范要求的98%相差0.1%。按照施工要求,改性土超过5个小时如果仍达不到压实度要求,就要推掉重铺。当时正赶上陈建国夜间巡视,作业队负责人求陈建国协调一下过关,说不就是差0.1%吗,渠道不会有问题。陈建国当场拒绝:“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南水北调是国家重点工程,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你差个0.1%,他差个0.1%,工程质量怎么能保证?”他严厉批评了作业队负责人,要求立即把第15层推掉,重新化验土料,重新配比水泥后重铺压实,直到合格为止。仅这一次推倒重来,各种损失超过2万元。陈建国对作业队负责人说:“我们受点损失是小事,南水北调工程质量是天大的事,不能有任何差错!”

尽管方城段6标工程进度在南阳段名列前茅,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但陈建国却异常的冷静和清醒:目前工程正处于攻坚期和关键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工程一天不完,奋斗一天不止。

谈到通水后做的第一件事,陈建国想了很多。通水后,他想在自己建的渠道里打一桶水,亲手洒在大哥和母亲的坟头,让长眠地下的亲人也尝尝甘甜的丹江水:“娘,大哥,建国把工程建好了,这是通过俺标段的丹江水,尝尝甜不甜”;通水后,他想亲自带年迈的父亲到省城大医院做一遍全面体检,发现啥病及早治疗,让父亲保持健康的身体,安享幸福晚年;通水后,他想把妻子和儿子接到项目部,用丹江水为他们做一顿他最拿手的茄汁面,然后坐在渠边,边吃边看那江水北去。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