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个伟大的时刻在此定格:3月24日,淅川县最后一批内安移民抵达新家,标志着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圆满结束。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纪移民:16.2万人的浩荡迁徙,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搬迁时间之紧、任务之重,难度、强度之大前所未有……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这是一座移民精神的历史丰碑:甘与苦、泪与汗、生与死,背井离乡的奉献与牺牲、舍家为国的大义与担当,凝聚成了感天动地的移民精神……震古烁今,彪炳史册。 这是一次河南形象的集中展示:为了一脉清流北上,全省上下,戮力同心,移民群众泪别故土,以国家民族为重的胸怀可歌可泣;移民干部忍辱负重,上不负国家、下无愧移民的赤诚可敬可佩;各级党委、政府勇于担当,心中永远装着移民群众的情怀可圈可点。在这次举世瞩目的国家行动中,河南人以群体的形象照亮“正史”,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 滚滚江水流日月,巍巍丰碑耀中原。 丰碑永存,历史不会忘记;精神不灭,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伟大的工程—— 一渠清流润中华 也许有人不会想到,一代伟人的浪漫主义构想,竟变成了今天现实的选择。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出了这样一句日后改变中国水利版图的天才构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他说这句话时,北京还不是一座干渴的城市。北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密云、官厅、怀柔、海子四大水库,总库容88亿立方米,曾经是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而现在,北京地表水最大的水源地密云水库的蓄水量不到总库容的1/4,官厅水库的蓄水量只有总库容的4%。 有资料显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从多年前的不足300立方米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北京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不仅是北京,整个华北地区都在被缺水所困扰。资料显示,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6%。北方黄淮海地区,更是以7%的水资源,支撑了35%的人口、39%的耕地和32%的GDP。 以我省为例,据统计,我省大约5到6年一次大旱, 6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特大干旱。1986年~1988年大面积旱灾和2010年~2011年冬春之交震惊全国的旱情,至今让人刻骨铭心。尤其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污染加剧,时至今日,我省仍有2512.6万人饮水不安全。 不久前,一则新闻几乎让所有人睁大了双眼: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 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步步紧逼。有专家断言,在许多现实和潜在的忧患中,水危机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忧患之一,是实现强国梦的巨大障碍。 在这种严酷的现实下,伟人昔日的浪漫主义构想——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破土动工。一条纵贯华北的蓝色飘带,将抚平北中国的干渴之殇,承载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从河南的淅川渠首,奔腾北上。 南水北调是怎样一个工程?我们不妨与三峡工程做个简单的对比:三峡工程总投资1500亿元,南水北调的东中线一期工程总投资2546亿元;三峡工程在18年内完成移民安置139万人,南水北调工程要搬迁丹江口库区移民34.5万人,要在2年内基本完成32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其中河南省淅川县一地,就要搬迁16.2万人。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主要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中线工程的起点是河南、湖北两省之间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将通过从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闸引水,经河南、河北,到达北京、天津。主要解决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四省市的缺水问题。西线工程目前正在紧张论证中。 中线第一期工程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 省水利厅厅长、刚刚卸去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主任职务的王树山介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建成之后,中国大陆的版图上将在现有的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条由西向东横向流域的基础上,形成东线、中线、西线由南向北三纵河流,形成“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实现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他说,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工程,对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迁徙的故乡—— 搬迁,为国家让路 对于淅川县仓房镇移民何兆胜而言,离开祖辈生活的故乡好像并不是多么悲伤的事情。在他70多年的漫长记忆中,他好像大半辈子都在搬迁。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23岁的何兆胜移民去了青海。因当地生存环境恶劣,几年后,一家人历尽艰辛回到家乡。1964年11月,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1966年3月8日,30岁的何兆胜带着父母、妻子和三个孩子共7口人再次离开故乡,迁入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14生产队,住进了土坯垒墙、茅草为顶的“统建房”。几年后,因为生活窘迫,何兆胜再次返乡。去年6月26日,75岁高龄的何兆胜第三次离开家乡,和镇上的几千名移民一起,搬迁到了500公里外的河南辉县市常村镇。 因为多次搬迁,何兆胜成了各大媒体竞相采访的移民“活标本”。如今,这位瘦弱的老人平静地坐在新家的院子里,他希望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搬迁,希望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稳地走完这辈子最后的路程——哪怕再也没有机会落叶归根。 在淅川县,像何兆胜这样的移民成千上万。他们的祖辈逐水而居,在奔流不息的丹江两岸繁衍生息。同样是因为丹江,注定了他们一生都要颠沛流离。 据《淅川县移民志》记载: 1958年,丹江口大坝开工,1959年淅川县2.2万人移民青海。 1961年,大坝围堰壅水,丹江岸边的淅川县又有2.6万人搬出库区。 1964年,中央同意丹江口水库工程恢复施工。 1966年—1968年,3批近7万人搬迁到湖北的3个地区。1971年—1978年,因水库加高,淅川县又有8万多人搬迁到县内其他地区。 自1958年至1978年,淅川县共动迁人口20.2万,淹没面积达362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为了保证水流通畅,需要把丹江口大坝加高,由原来的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至170米(与终点的北京团城湖形成98.8米水头差),蓄水量达到290.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扩至1050平方公里,由此造成大量农田、房屋被淹。其中淅川县再次被淹没的面积达144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1276个村民小组,搬迁人口16.2万,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淅川因此成为中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建设目标: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这意味着两年之后,这里将变成天水相接、烟波浩渺的湖泊。祖辈的坟茔、梦里的家园,屈原行吟之地、欧阳修苦读之所,曾经的繁华、历史的烟云,都将沉入水底。 因此,每次看到丹江口水库,每次向人讲述淅川的历史时,淅川县史志研究室主任科员明新胜都会感到心中刺痛。 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时,明新胜连声叹息:“不见了,什么都不见了。那些让淅川人自豪的历史遗存,现在甚至都见不到一张照片。” 1964年,淅川老县城被丹江口水库淹没。明新胜说,老县城始建于明成化7年,有着近500年的历史。街区完全按照八卦图形式规划,城墙、城门、庙宇、古建筑都以此兴建,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古城。 同一年,千年古镇李官桥也在水下消失。李官桥镇的规模相当于淅川老县城的4倍,商贾云集。由于身处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两座城镇沉没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后人再也无法目睹他们的昔日繁华。 现在的游客在淅川游览“中国四大名刹”之一的香严寺时,很少有人知道与它齐名的下寺。“上寺的房子下寺的塔”,下寺以高塔闻名于世,最高的塔“半截还在天里头”,堪称当时的摩天大楼。它同样于1964年沉入水底,同样没有留下一张图片。 当看似柔软的湖水以野蛮的硬度抹平历史,曾经清晰的面容也会逐渐模糊—— 当2013年水位抬高时,屈原写下千古名篇《国殇》的岵山、欧阳修苦读诗书的龙巢寺、楚国时就有先人繁衍生息的白亭村……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将永远化成记忆,与众多村落一道,沉埋水底。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国家行动中,那些即将消失的村庄,那些远走他乡的移民,都让我们为之震撼;心酸与沉重、奉献和牺牲,希望和憧憬,都让我们泪流满面,都让我们肃然起敬——所有激荡人心、催人泪下的人或事,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若干年后,当昔日繁华永沉水底,我们也许不再记得这些村庄的模样,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可敬的移民——他们泪别故土,是为国家让路。 艰难的抉择—— 四年任务 两年完成 工程的实施,意味着又一次大规模移民的开始。 水库移民一直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号称“天下第一难”。对已经搬迁过多次、历经搬迁之苦的淅川移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难在何处?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其一,这次大规模移民搬迁,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攻坚和各种矛盾凸显的重要时期进行的。移民思想比较活跃,接受的信息渠道比较多,愿望和诉求也比较多。同时,移民群众法制意识非常强,因此,与上世纪50—70年代相比,诉求更多,难度更大。 其二,淅川相当一部分移民都是第二、第三次,甚至第四、第五次搬迁。新老移民交织,问题积累较多,情况错综复杂,人均实物指标少,给合理补偿、移民身份认定等带来更大难度。 其三,丹江口库区移民时间短,搬迁量大,移民迁安的难度和强度之大,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十分罕见。一系列数据可以佐证:三峡百万移民中,农村移民55万人,共搬了17年,平均每年3万多人;黄河小浪底水库涉及河南移民16万人,前后搬迁了11年,平均每年1万多人。河南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全部集中在一个淹没县,除试点移民1.1万人外,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15.1万移民搬迁,平均每年7.55万人。 一个“难”字,摆在了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面前,摆在了广大移民干部和16万多移民群众面前。 我省对此做出的回应既出人意料又顺理成章—— 经全面调研、审慎论证,2009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即丹江口库区16.2万农村移民搬迁完成时间,由原计划的2013年提前到2011年完成。 王树山说,河南省做出的这个艰难抉择,决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和简单的长官意志,而是来自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来自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来自科学决策和一系列扎实的政策。 ——试点移民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08年11月开始的10个移民试点新村建设已基本完成,具备搬迁入住条件。移民群众对待搬迁安置的态度也得到了根本转变。通过移民试点,我们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发现了规划设计、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方法,顺利开展库区大规模移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各部门和省委、省政府都在为移民搬迁安置创造条件,提前搬迁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早搬迁,是水到渠成乘势而上。 ——移民群众要求早搬迁的呼声强烈。2003年国务院下达“停建令”以来,库区移民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在中国,发展是硬道理。在淅川库区,“不发展”却成了硬道理!在这种形势下,库区老百姓成了“最后的原始部落”,库区村民一听房子响,赶紧往外跑。每逢刮风下雨,从县领导到乡镇干部,都心惊肉跳睡不着觉,生怕塌房子砸死人。 早搬迁,是广大移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早搬迁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8年11月,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刚刚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扩内需、促增长、保民生”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各种建筑材料普遍较低,同样的投入可以发挥较大的效应。我省规划建设208个移民新村,加上库区基础设施、工矿企业和城集镇迁建项目,库区移民投资近200亿元。及早实施移民迁安,可以拉动中原地区内需,还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增加移民迁安成本,避免或减少移民迁安超规划投资。 早搬迁,是应对形势变化的科学决策。 ——水利移民的性质决定了早搬迁利大于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具有非自愿性、依赖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性,“大干问题不大,小干问题不小,晚干不如早干,慢干不如快干”。时间拖长,不仅群众利益受损,大批干部也要被拖倒累垮。难度越大,越要大干、快干。 早搬迁,是迎难而上、为国分忧的大义担当。 形势逼人,压力空前;民心所向,义不容辞。“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考验的是河南省各级领导的政治智慧、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显示的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移民干部胸怀国家、上下同心、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浩然之气和赤子情怀。 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的这个决策十分正确。河南省这一决策不仅得到了库区广大移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领导的坚决支持。在物价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河南掌握了主动权,使移民群众提前两年高高兴兴地搬入了新家,实现了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早致富的目标。 壮美的合唱—— 全省动员服务搬迁 2011年6月8日至10日,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与社会学高级顾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迈克尔·M·塞尼博士考察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后,评价说:“中国有世界上最优惠的移民政策,收到了最好的效果。丹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只有在中国才能够完成,其他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我们配得上如此高度的评价。 因为,一个视人民为父母、把移民当亲人的政府理应得到尊重;因为,一种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把政府行为变成社会行动的执行能力理应得到肯定;因为,这种上下戮力同心、迎难而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理应得到弘扬;因为,大批务实重干、倾心为民的干部队伍理应得到赞美。 为了移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在移民迁安关键时刻、关键节点深入河南,并在政策、计划、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 为了移民,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移民迁安有关事宜。省委书记卢展工要求把移民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省长郭庚茂和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省委副书记邓凯、省人大副主任铁代生等领导多次深入库区、安置区调研指导。其言切切,其情殷殷。 为了移民,分管移民工作的副省长刘满仓一年出席有关移民的活动40余次,“坐骑”去年一年跑了15万公里,曾经一周3次从郑州到400多公里外的淅川移民一线开展工作。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为了移民,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省四大班子和省军区有关领导,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的各位领导等都倾注心血,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工作人员精心谋划、督促协调,工作不隔天、不过夜;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节假日,没有让一份批件过夜处理;每年的春节,都分头带队深入移民村,和移民一起度过。夙兴夜寐,废寝忘食。 为了移民,迁安双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将移民工作列为倾力参与的“一号工程”,视为严明纪律、严格奖惩的“一票否决工程”。不折不扣,尽职尽责。 为了移民,省直36个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出台了配套政策,拿出了“真金白银”。省直25个厅局组成移民迁安包县工作组,为搬迁尝尽千辛万苦,搞帮扶跨越万水千山,始终不忘宗旨,永远心怀移民。不畏艰险,不辱使命。 一切服务移民、一切为了移民、一切围绕移民。16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原大地热流涌动,尽显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一亿中原儿女爱心澎湃,自觉担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举世罕见的移民搬迁,不仅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顾全大局、爱国为民的主战场、大舞台,更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感恩人民的生动课堂。 国务院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稽查组对此由衷称赞:河南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2012年1月2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再次来到河南。在飘飞的雪花中,他走村串户慰问移民,所到之处,移民群众脸上洋溢着的真诚笑容让他深深感动。他说,从移民群众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们是真心对移民工作肯定和满意。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鄂竟平一连用了“四个感动”称赞我省的移民工作:被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所感动,被广大移民干部尤其是基层移民干部兢兢业业、不畏艰辛、任劳任怨的工作所感动,被河南省各级移民办事机构细致而扎实、高水平的协调组织工作所感动,被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对移民工作的高度重视所感动。 他说,河南的经验不仅对南水北调难能可贵,对国家来说也非常珍贵。如果大家都像河南这样,南水北调和移民工作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出现;移民工作做到这个水平,“天下第一难”就不应该是个难题。 可爱的移民—— 眼含热泪 胸藏大爱 尽管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凌岗村86岁的凌书杰老人还是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86年来,他夜夜枕着老屋后面丹江的波涛声入眠。而搬迁之后,他熟悉的波光与涛声,渡船与港口,都只能在异乡的梦中才能浮现。 2010年6月17日,在走上搬迁车辆之前,这位老人带走了一瓶家乡的井水,还有一口早就准备好的寿材。老人郑重地叮嘱儿子:“你把寿材给我看好了。我都这把岁数了,今晚把鞋脱了,不知明天还能不能穿上。” 在离别故土前的最后一天,凌岗村村民凌应军带着一家老小长跪在祖宗的坟前,失声痛哭:“爷爷、奶奶,爹、娘,明天我们就要搬走了,再来看你们就不容易了。”他坐在祖坟前,伤感地告诉记者:“从今以后,凌家的老祖坟里,就不会有我们这些人了。” 那一天,鞭炮声繁密地在凌岗村的山野间响起。纸灰飞扬,青烟袅袅,一寸相思一寸灰。 每一次搬迁,那种浓烈的离情别绪都会像锤子一样重击胸口,让人热泪四溅。 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叩别长眠在地下的祖先,亲手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掉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果树,卖掉自己亲手养大的牛羊,与送行的亲友们含泪告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从“挥手自兹去”、“涕泪满衣裳”的那一刻,与家乡即成永别。 香花镇副镇长张才漫永远忘不了那一幕:移民搬迁的前夜,一位老奶奶一直坐在家门口,默默看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在尘土中消失。她说:“那一刻我只能紧紧抓住老人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鱼关村70岁的村民吴姣娥,当年是从湖北大柴湖逃难来的。这次大移民,她的9个孩子中有6个将分别迁往3个安置地。深明大义的老人忍住骨肉分离之痛,对孩子说:“北京能喝上咱家的水,也是咱的光荣,不要让国家作难了,走吧。” 人们常说:亲情难舍,故土难离,难在哪?难在“家”不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不只是一幢房子,甚至不只是父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皈依,一种灵魂的寄托。家是根,是永远走不出的牵挂。当大水淹没了他们的家乡,他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更何况,他们永别的故乡,曾经是怎样一方富庶的家园! 那条叫丹江的河流,把全县17个乡镇依次揽入怀中,滋养土地肥沃如膏,物美粮丰。上苍把这块北纬33度14分,东经11度47分的空间赐予淅川,让淅川独得南北之精华——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方圆百里农民驾舟捕鱼,收网捞虾,渔舟唱晚,酷似江南;丹江两岸沃野平畴,物产丰饶,仅大石桥、老城两个乡镇出产的粮食,就占全县总产的二分之一,有“桥半县”之说。家家仓满廪实,户户大筐淘米,百姓殷实富足。 香花镇,号称淅川县的“香港”,出口干椒占全国市场40%;刘楼村,是香花镇也是整个淅川县最富裕的村庄。村民们多从事网箱养鱼、旅游、餐饮行业,村民拥有网箱6200个,渔船、游艇近900艘,饭店数十家,资产百万元以上的家庭已不鲜见,千万元以上的也有几家。村民赵福禄10年前在丹江边开饭店,专做丹江鱼生意,搬迁前已经投入600多万元,饭店营业面积2000多平方米,每年收入80多万元。但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毅然带头签订了搬迁协议。 2011年6月初,刘楼村已整村搬迁至邓州市裴营村。淅川县最富裕的村庄,将在淅川县的版图上永远消失。 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南水北调,为了一泓清水送京津冀,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抛家舍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正如一位移民干部说的,南阳人民有恩于国家,淅川移民有恩于国家! 一渠南水北调水,流淌着丹江口库区移民的眼泪,更跳荡着他们舍家为国的大爱!一位诗人的慷慨悲歌,道尽了移民们的奉献与赤诚—— 吨粮田,埋水下, 祖先坟,伴暮鸦。 穷家富家都难舍, 乡情亲情总牵挂。 为了北调丹江水, 拆下肋骨当火把, 燃烧吧,燃烧吧, 一路燃烧耀京华。 舍弃小家利万家, 带上丹江走天涯。 2011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率领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考察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情况时,也被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夜不能寐,挥毫赋诗,表达对我省移民的崇高敬意—— 南水北送真辉煌, 最动情是离故乡。 清水滋润京城日, 共赞豫宛好儿郎。 可敬的干部—— 大搬迁的中流砥柱 回眸大搬迁,有太多震撼人心的场景,有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有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700多个日日夜夜,将近200个批次的浩荡搬迁,16万多人的时空转换,对千千万万移民干部来说,是一次思想与作风的锤炼,是一次党性和责任的检验,是一次奉献和牺牲的完美呈现,是一次爱国与为民的生动实践。 在我们为大搬迁顺利、和谐、圆满完成而自豪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世纪搬迁流汗、流泪、流血的移民干部。在他们中间,有的人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用血肉之躯铺成了和谐移民之路,成为夺取大搬迁胜利的中流砥柱;有的人已长眠不醒,为世纪工程献出了一腔热血,留下了千古绝唱—— 2010年4月16日下午,连续忙了几天几夜的淅川县委党办副主任马有志,乘车赶往他包的移民村。还没出县城,马有志突然晕了过去。晚9时许,经抢救无效,年仅52岁的马有志溘然长逝。去世前,他没有来得及向亲人说一句话。在他留下的六大本工作生活遗稿里,封面上都写着四个大字:赤子之心。扉页上工工整整地抄录着艾青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1年1月,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东湾移民新村支部书记赵竹林,因工作连轴转,突发脑溢血,倒在移民分地一线,年仅37岁。 让我们牢牢铭记那13名牺牲在移民一线的党员干部的名字: 谢少郁,漯河市公安局副局长; 马有志,淅川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 郭宝庚,南阳电视台外宣部主任; 赵竹林,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东湾村党支部书记; 武胜才,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 马宝庆,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 王玉敏,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副所长; 范恒雨,淅川县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 韦华峰,淅川县上集镇魏岭村组长; 李春英、刘伍洲,淅川县上集镇干部; 陈新杰,淅川县香花镇白龙村乌龙泉组长; 金存泽,淅川县滔河乡干部。 他们走了,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移民的大爱却长留人间。 我们不能忘记,为了移民搬迁顺利进行,老城镇陈岭服务区副主任安建成含泪跪倒在移民的祖坟前;大石桥乡党委书记罗建伟被情绪激动的移民堵在雨地里,在瓢泼大雨中整整站了11个小时。因为感天动地的“一跪”,安建成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因为艰难痛楚的“一站”,罗建伟挺直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脊梁! 我们不能忘记,南阳市移民局局长王玉献悄悄去医院做了肾碎石手术,第二天拔掉输液管子就上了移民工作前线;副局长武伟一直奔波在基层,他的妻子在家冲凉时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地,因无人照管而长辞人间。 我们不能忘记,为迎接移民,郏县700多名干部在闷热难耐、蚊虫肆虐的夜晚打地铺度过了不眠之夜;香花镇为了做通一户移民的工作,党委书记徐虎先后从镇、县、市以及湖北请了80多位与这家移民关系密切的人来疏通、劝说,嗓音沙哑,只能面对面与人用手机短信交流…… 我们不能忘记,有多少移民包县工作组队员离开繁华都市,全身心投入到移民帮扶工作中。父母缠绵病榻,却不能床前尽孝;幼子嗷嗷待哺,却只能含泪相别。安置对接、移民搬迁、春节慰问……忘我牺牲,视移民为亲人,备尝艰辛坎坷;恪尽职守,把搬迁当己任,耗尽心血汗水。 我们不能忘记,为了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为了库区移民群众的期望,为了移民迁安的协调督导、统筹运作,作为全省移民迁安“参谋部、作战指挥部”的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的同志们,“5+2”,“白+黑”,已成常态。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忘我工作,随处可见。 这样的故事,在南阳,在郑州,在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在淅川,在全省移民迁安各地每天都在发生。为了国家,为了移民,无数移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用拳拳赤子之心展现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用忘我付出、披肝沥胆唯民重的情怀,抒写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移民乡亲的无限真情,对移民事业的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诠释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群众心里树立起不朽的丰碑,使党和政府的形象熠熠生辉。 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是情感的力量、爱的力量。在我们的移民干部身上,这种力量如同一股宏大的暖流,看似润物无声,实则激越澎湃,让人感到一种风雨同舟的温暖、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正像省委书记卢展工所言,像南水北调移民迁安这样艰巨复杂的大事能静悄悄地圆满完成,关键是背后有一批务实重干的干部队伍,有一种新的为民之风。省长郭庚茂也多次指出,丹江口库区移民一举搬迁成功,是全省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合力打了一场大硬仗、大胜仗,艰苦卓绝,史无前例,可歌可泣。移民迁安精神已经成为干好各项工作的精神财富。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好的事情。 浓烈的氛围—— 爱心如潮包围移民 因为父亲被查出身患癌症,2010年冬天,已被一所大学录取的临颍县周湾新村移民周秋香被迫弃学,弟弟周晓军也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那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绝望。”周秋香说。 周秋香没想到,报业集团包县工作组让她濒临破碎的家很快就有了转机。工作组不但帮助周晓军重返校园,还捐款为她家买来一台25寸彩电和全套家具。周秋香说:“我们第一次在家里看上了彩色的春节晚会,这个家又有了笑声。” 对周秋香来说,那是一个不幸的冬天,也是一个幸福的春天;那是绝望的时刻,也是希望的开始。 现在的周秋香,已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在临颍县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个曾险些被不幸摧垮的少女,已彻底走出阴霾,重现青春活力。 不仅是周秋香,很多移民都在社会的关爱中感受着亲情与温暖。移民邢卫东在打工时摔成重伤,工作组积极为他联系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打赢了维权官司,维护了合法权益。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移民中,移民成了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移民们的一举一动,一次深情的回眸,一声沉重的叹息,一抹舒心的笑容,无不牵动着国人的情思和心弦。 新闻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次国家行动的报道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浓墨重彩、铺天盖地,各种媒体在搬迁大潮中竭尽全力、各显神通,全面解读移民政策,深度剖析移民精神,关注移民工作进度,追踪报道搬迁热点,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引导移民乡亲自觉搬迁、主动搬迁,奏响了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移民的“大合唱”。 无论是每年的除夕夜,还是大规模集中搬迁的酷暑季节,新闻记者们始终奋斗在搬迁一线,与移民同吃同住、同喜同悲、饱蘸深情,为一个个移民树碑立传,为一轮轮搬迁摇旗呐喊。一篇篇报道,无不透射出情感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激荡着伟大的移民精神,为移民的顺利搬迁提供了强有力地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正如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所言:“有移民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身影。在全省移民工作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新闻媒体都及时发出了解疑释惑、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声音。我省移民工作能安全、和谐、顺利进行,新闻媒体功不可没。” 浓厚的氛围感动着移民,关爱的热潮温暖着移民。在移民搬迁的每一个环节,移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尊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严。 国家和各级政府为移民制定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平均每搬迁安置一个移民国家投资约7万元,搬迁后还享有20年的后期扶持。新村必须“三靠近”,即“靠近城集镇、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交通要道”。移民原有的渔具、网箱、果树、沼气池等私有财产都得到一定的补偿,甚至祖坟也要迁移补助费。 在搬迁安置过程中,移民部门把搬迁预案和操作流程分解为46个“关键环节”和“规定动作”,对待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群体,逐一进行登记造册,给予特殊关照,使移民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各级各部门饱含深情、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安排。 搬迁时,各级领导真情相送,警车全程护送,救护车形影相随,医护员精心呵护,高速公路免费放行,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列队相迎……车队北上,温情随行。 一批批移民迁入新家时,新村路口铺着大红地毯,四处彩旗飘扬,鞭炮齐响。进入崭新漂亮的新房,当地政府已为每户备好了成袋成箱的米面油菜,还有电风扇、煤油炉等免费生活用品。有的炉灶已经烧上开水,移民进屋就可以沏茶。不少地方妇女们还自发组织起来,为移民们做好了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饭菜。 在移民们搬到新家之前,安置地已把当地最好的土地调整给了他们。邓州市副市长赵显三介绍,这次大移民,邓州要接纳安置30345名移民。按规定,移民每人配给1.4亩旱地。现在农村土地一包30年,为调出1亩耕地,大体上要轮转调整15亩才能划出来,3万多移民需要划出45000多亩地,涉及的村民和轮转的土地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说:“让农民让出土地,简直就是在剜他们的心头肉。移民为国家做贡献,安置地农民同样为国家做出了牺牲和奉献。” 关爱移民的氛围日益浓厚,支持移民的热情始终高涨。河南上下,爱心如潮,温情激荡。 庄严的承诺—— 让移民的生活更美好 刘楼村是淅川县最富裕的村庄,赵福禄是刘楼村最富裕的人。在紧靠丹江口水库的家乡,赵福禄投资600万元建起了一个酒楼,年收入80万元左右。在搬到邓州市裴营乡之后,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酒楼一夜之间夷为平地。但他仍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因为有一个理儿他深信不疑,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只会让移民们越过越好。 在1760多位村民搬到裴营后,赵福禄马上展示了他拟投资8000万元建农业生态园的“三步走”计划:先把移民新村的2500多亩生活用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全部租赁过来,四年后,每年每亩地租金增加100元,最高增至1200元,建成像电视剧《刘老根》中龙泉山庄那样的农家乐,让全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 对于赵福禄的移民生态园项目,裴营乡党委、乡政府大力支持。不久前,乡政府还组织赵福禄和几位移民代表到西安杨凌生态园、郑州四季通达生态园及焦作、新乡等地参观学习。 “有几位企业老板也看中了这个项目,已经跟我进行了合作,现在工程建设很顺利。”赵福禄说:“我们要打造一流的农业生态园,俺的幸福日子有奔头。” 中牟县姚湾移民新村南边,鱼塘一个挨着一个。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偶尔有几只鲤鱼跳出水面来,露出红红的鳞甲,十分喜人。 姚先佩承包了集体的两个鱼塘。他算了一笔账:“西边这个塘,16亩水面,去年除去鱼苗款、饲料款和电费,最后结算,一亩水面纯利润有两千七八,一个水塘就有三四万块钱收入。”目前,全村有鱼塘30个,直接增加移民收入100多万元。 不仅是鱼塘,一座座大棚蔬菜也让移民们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村支书姚根怀说,他们种植的是无公害蔬菜,不但在中牟销售得很好,而且还销售到了郑州。 姚湾新村超市里,45岁的武群英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担任村委会妇女主任的武群英开朗、泼辣,是村里有名的能人。在老家,她就开了一家超市。“老家跟这里确实没法儿比。这里经济条件好,信息也多,路也平,一辆面包车出来进去方便得很。超市里的货品品种比以前多多了,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好。”武群英自信地告诉我们。 的确,移民们的生活确实一年比一年好。目前,姚湾新村已经新购置了4辆小轿车、8辆面包车,机动三轮车更多。火红的日子在车轮的推动下越过越好,致富的脚步也越来越稳健。 一排排白墙红顶的两层别墅式房屋整齐美观,三纵四横的水泥村道宽敞笔直,阳光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格外醒目,学校、超市、诊所、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九重镇张冲移民新村,移民张吉芳就住在其中的一栋别墅里。 “搬迁前我们一家6口人挤在3间土坯房里,一到下雨天就担惊受怕。现在这座二层小楼,我们才花了1万多块钱,其余都是国家给补贴的。”张吉芳的话语中充满了喜悦。记者看到,在他宽敞明亮的家里,沙发、茶几、液晶电视、空调、抽油烟机一应俱全。 自从搬迁到九重镇张冲移民新村后,张吉芳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儿子在村子附近的九信公司上班,每月工资收入2000多块钱;二儿子投资十多万元在镇上开了一家“会海名烟名酒店”,挣钱顾家两不误。在村里他家还开了一家小超市,平日由大儿媳妇经营,收入不菲。 村里其他的家庭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张吉芳说,政府在张冲村发展3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许多常年与田地打交道的移民都积极承包田地,种植蔬菜,一户菜农年收入少说也在3万元以上。 今天的移民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一位叫张思峰的水利诗人这样描写移民新村: 新村处处展新容,今夕风光大不同。 坦道纵横贯南北,小楼错落向西东。 杜鹃花艳红千树,稻菽秧稠绿满瞳。 泼墨挥毫难尽意,移民已在画图中。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漂亮的房子,更看到了移民的未来。 省水利厅厅长、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树山介绍,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是新时期水利移民工作的创举。两年多时间搬迁安置16万多人,实现平安搬迁、和谐安置,堪称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创造这个奇迹,从根本上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即贯彻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原则,通过移民迁安,彻底改变移民群众生产、生活面貌,为移民发展致富开辟新的道路。 当然,移民群众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帮扶过程。目前,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有关帮扶政策,全面部署了移民后期稳定发展工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省水利厅、省政府移民办也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的目标任务。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做好移民后期帮扶工作,让库区移民群众通过南水北调这项伟大的工程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他们成为最幸福、最有尊严的人,让他们的未来更美好! ■ 后记 回顾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波澜壮阔的移民历程,总有一种力量让人踔厉风发,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心潮激荡。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大移民孕育并产生震撼人心的移民精神,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基石,更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力量源泉。 当决策者审时度势,以“胸中永远装着移民群众”的民生情怀引领、主导着大搬迁,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镌刻着“以人为本”的时代烙印;当各级执行者攻坚克难、冲锋在前,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闪烁着勇于担当,为国尽忠、为党尽责、为民尽力的浩然正气;当各有关单位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把移民当第一政治任务,团结协作、合力攻坚,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焕发着国逢大事、万众一心的时代华彩;当无数基层干部忍辱负重、拼搏奉献,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彰显着“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家国生死以”的高尚情怀;当可敬的移民群众无怨无悔、远离故土,这种伟大的移民精神,迸发着顾全大局、舍家为国的精神力量。 灼灼光华,烛照青史。 这种移民精神,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河南人的群体展示,让全世界看到了河南人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历史形象;是不畏艰险、侠肝义胆河南人的华美奉献,向全世界展示了河南人昂扬向上、敢为人先的奋斗形象;是包容宽厚、忍辱负重河南人的艰辛付出,让全世界认识了河南人心怀天下、负重奋进的务实形象;是自尊自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倾情演绎,让全世界了解了河南人锐意进取、发愤图强的发展形象。 这种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时代要求的新贡献,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传承这种精神,中原崛起有望;弘扬这种精神,中部崛起有望;持续这种精神,中华崛起有望!
(来源: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