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幸福路上(大地足音)
8月25日,我们从河南省淅川县县城赶到百公里外的滔河乡张庄村,参加河南省丹江口库区最后一批移民搬迁欢送仪式。
一辆辆移民专车排成长队,像一条龙,龙头带动龙身,开始移动。移民老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人头顶小红帽,个个胸戴大红花,往车上拥。车下送行的老人,则是鼻涕一把泪一把,被车子牵着似的往前挪。上了车的人把头伸出窗外,挥手告别。
眼看最后一辆移民专车动了,门子就要关闭,我一步跨了上去。那人说:“满了,满了!没座!”“我站着。嘻嘻。”我冲他会心地笑笑,便往车后面走。
车子确实满了,一水的小红帽,一水的大红花,一水的离别之苦与乔迁之喜融合的脸庞。人们忙着安顿行囊,安顿孩子,然后端坐下来,眼望前方。一个老乡把孩子抱起来,让我坐下。我说不坐,就直接和65岁的杨秀英老人拉开了“话匣子”。
杨秀英说:“新村的房子咱还没看过,但是很放心,共产党对我们移民好着呢!我们全家20口都搬了,娃子都在外打工……”杨秀英老人的喜悦是从她满脸的皱纹间溢出来的,那笑容与胸前大红花一样好看。
2003年,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淅川县部分移民需要再度搬迁,因此国务院对丹江口库区淹没及影响区下了停建令,要求停止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这里的移民群众按照国家要求,8年来没有盖新房,没有发展生产项目,甚至住在漏风漏雨的危房里,不仅没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而且深受“不发展”之苦,备受煎熬。
像杨秀英这样的移民群众,为国家、为大局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当党和国家为他们盖好了新房,他们迁入新居的时候,哪个不是苦尽甘来、喜上眉梢!
“这一次搬迁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今生今世当一次移民非常荣耀!”今年70岁的张宝坤老人激动地说。他把这次搬迁当成了过节日,上身穿了一件乳白色的唐装,还戴了一副太阳镜,神态、举止、言语中把心里的欢喜表露出来。
他是“两迁户”,就是两次搬迁的人,曾由张庄搬到新张庄,再由新张庄搬到移民新村。
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国家穷,给钱少,国家把钱直接给移民,移民自己盖房子,两个人一间房子。那时叫“插花”移民,就是把一家一户插到别的村子。那样不仅人生地不熟,而且很受孤立,移民不愿意搬迁。这些人躲到村边或者山里搭个草棚子,赖着不搬,叫“赖迁户”。他说他就是“赖迁户”。
他说,现在国家富裕了,给移民的钱也多了,每人24平方米的大房子。搬去的移民住在一起,人们称过去的张庄村叫“老张庄村”,现在的叫“新张庄村”,大家都熟悉,互相有个照应,慢慢能够和外界融合起来。政府的后期扶持政策也很好,每月都能得到50元补贴,60岁以后还有60元,保证最低生活……
其实,由于丹江口水库建设,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张庄村移民搬迁何止是两次,甚至是三次、四次,个别达到了五次。一些移民老乡甚至一生都在搬迁的路上,没有过上安定的日子。这不仅仅是国内少有,在全世界也难以再找到。都说移民是天下第一难,依我说河南丹江口库区移民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对告别故土,背井离乡的感受太深了!
尽管如此,张宝坤老人的一段话让我深深感动。他说:“这是民族的大事,这是国家的工程,我们做出一些牺牲是应该的。搬迁以后,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发展好自己的生产,搞好自己的生活,为国家多作贡献。请党和政府放心吧!”
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张宝坤老人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20来岁的年轻姑娘吴俊芳则把这次搬迁当成生命中的机遇。她原来在温州一家鞋厂打工,搬迁之后就不再去了。她说要利用搬迁后移民新村距离郑州市、许昌市较近的便利,搞一个自己的“营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还有牙牙学语的移民宝宝,坐在移民专车上犹如坐在摇篮里。然而,摇篮只是摇摇晃晃,这车却是一直往前走……
下午3点左右,车队到达终点站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张庄移民新村。村子已成为欢乐的海洋,乐曲悠扬,人头攒动,“迎亲”的队伍远远迎接而来,搀老人,抱孩子,提包裹……
移民老乡迫不及待地走向新居。
当我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动人时刻和情景的时候,突然自问自答:是什么让移民老乡这样步履匆匆?是幸福;他们的幸福在哪里?在路上,在国家不断发展的路上,在民族走向复兴的路上!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