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倾心帮扶 难点不难
——河南省财政支持南水北调发展纪实之一
编者按:南水北调千秋伟业,重点在工程,成败在水质,关键在移民。8月底,库区河南境内农村集中搬迁移民基本搬迁完成。河南境内位于水源保护区的三市六县采取多种举措确保一江清水北上,并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长效机制,让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8月15日,清脆的鞭炮声中,淅川县马蹬镇白渡村41岁的李朝德依依不舍地登上了大巴车。车辆缓缓启动,他把头伸出窗外,回望故乡,泪眼婆娑。
这一天,该村275户、1118名移民迁往社旗县苗店镇曹岗移民新村。
到8月底,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附近的16.2万河南人将基本完成移民搬迁。
2014年,丹江口水库的水将淹没这大片土地,奔向北京及天津等地,满足这些地区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河南省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重在工程,成在水质,难在移民。移民们为大局付出太多,确保和谐搬迁,是移民工作的头等大事。
渔业老板舍家园
赵福禄是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刘楼村人。刘楼村紧挨着丹江,库区水位上涨后,村子大部将被淹没,赵家也在其中。
10年前,赵福禄在江边开了个小饭馆,专做丹江鱼,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饭店的档次也逐步提高,饭店和宾馆营业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投资500多万元,每年收入80多万元。
“说心里话,我肯定不想搬迁,这里的生意多好啊。”去年冬天,赵福禄随村干部一起去邓州裴营镇看了迁入地,那里不临江不沿河,是个普通的平原农业区,以种粮食为主业。
“回来后,想到打拼了10多年的饭店就要这样没了,我一个星期都没睡好觉,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啥。”赵福禄说:“香花镇紧邻丹江,渔业资源丰富,群众生活相对富裕,让他们搬走,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经济收入上,确实舍不得。”镇长张光东告诉记者,香花镇的水面面积大,并有全省最大的客货两用码头宋岗码头,水陆交通便利。全镇农民拥有网箱6200多个,渔船、游艇近900艘。而且丹江水位每下降1米,全镇就多了1万亩河滩地供村民耕种。如刘楼、张寨等移民村,年人均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当地很少有人外出打工。
香花镇还是全国闻名的红辣椒集散地,300多个经纪人活跃于大江南北,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2个,出口干椒占全国市场40%。镇里拥有百万资产的人不在少数。
按照移民部署,全镇30个村,其中23个村都有移民,整体搬迁的就有3个村。去年,第一批移民该镇已迁出1万人,今年,他们还要搬迁1.6万多人。
张光东风趣地说,我们乡镇干部做移民工作,磨嘴皮子,拎酒瓶子,关键还靠票子,得力于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据介绍,国家和河南省各级政府为移民制定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平均为每人一次性投入生活生产补贴约7万元(以往只有几百元),搬迁后还享有20年的后续生活补贴。每个移民在安置地可以得到1.4亩旱地良田或1.05亩水浇地和0.25亩的宅基地。新村必须“三靠近”,即“靠近城镇、靠近市场、靠近交通要道”。移民原有的渔具、网箱、果树、沼气池,甚至祖坟等私有财产都得到一定的补偿。
去年,赵福禄在香花镇带头签了搬迁协议。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陆续签了协议。
搬迁,再搬迁
1952年10月的一天,毛泽东站在黄河的高岸上,对身边的水利专家说:“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8年3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立项。从这一年大坝工地上响起第一声开山炮,到1976年的近20年间,随着水位不断升高,淅川县362平方公里土地、近30万亩良田被淹,乡亲们从此踏上了“移民”的漫漫征程:1959年3月至1960年5月,青海支边2.23万人;1961起,围堰移民2.67万人;1966年至1968年6月,外迁湖北近7万人;1971年至1978年,淅川自行安置8.21万人。
搬迁,再搬迁,已经成为淅川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2005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意味着新时期的淅川成为主要淹没区和“全国第一移民大县”:13.1万亩耕地将沉入水下,涉及10个乡镇、1276个自然村;动迁16.2万人,4人中必迁走1人……
仓房镇沿江村移民王云汉,今年75岁,青年时迁往青海,壮年把家搬到湖北,几番波折后回到淅川老家,今年他又要带上儿孙移居新乡。
一生6次搬迁,王云汉由此成为淅川移民史上“活化石”。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2013年底建成、2014年汛后通水的目标,河南省提出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移民搬迁目标,平均每天要迁出移民227人。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淅川移民工作面临四个“前所未有”:搬迁任务前所未有,移民占有量和动迁人口居全国第一;搬迁安置力度、规模和强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的;还有,移民工作的压力前所未有;库区复杂情况和矛盾前所未有。
淅川县2008年底从全县抽调400余名干部组成10个驻村工作队,驻村包组入户,与移民结对子,交朋友,听心声,讲政策,使各种矛盾、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快速推进移民试点工作。
河南省财政厅驻淅川工作组成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处长孟韶华介绍说,在香花镇,全镇线上林地9087亩,其中有一半进行了自主流转,对没有自主流转或有争议的林地,他们提出了由镇政府暂为收储的建议。
此外,他们根据调研情况,给厅里建议,并出台了有关的帮扶措施。如,为支持移民新村建设,省财政对每个移民安置点给予50万元专项补助;2010年,针对第一批移民搬迁数量大、任务重、天气热的特殊情况,紧急协调下达专项资金100万元,购置10台救护车辆,保障移民平安搬迁。
8月14日,记者见到马蹬镇财政所长张孔顺时,他正在组织乡亲们搬家装车。他告诉记者,全所4个人全部投入移民安置工作。“由于经常在乡下,我们就把每个人的手机号留在办公室的门上。有老乡来办理业务时,我们就约好时间,办完再接着回到移民村里。”
此外,他们还对搬迁移民及时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时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到移民手中。
正是在财政和各部门努力下,一个个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离开故土。
鱼关村70岁的村民吴姣娥,当年是从湖北大柴湖逃难回来的。这次大移民,她的9个孩子中有6个将分别迁往3个安置地。深明大义的老人忍住骨肉分离之痛,对孩子说:“北京能喝上咱家的水,也是咱的光荣,不要让国家作难了,走吧。”
王新岳在镇上开办的九重宾馆,占地近9亩,年利润近百万元。这次搬迁,他原本也想不通、舍不得。最后他想明白了,说宾馆没了还可以重建,南水北调关系千家万户喝水的事,拖不得。
……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8月15日下午13时30分,白渡村移民抵达社旗县苗店镇安置点。载着移民客车缓缓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移民刚一下车,就进入了彩旗、鼓声、鲜花和掌声的“海洋”。
李朝德一家6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自家楼房,看到造型时尚别致的两层小楼,他抑制不住的兴奋,“这房子真得劲,可比俺在淅川的瓦房好多了!”
他告诉记者,在老家他有正屋4间,外加两间小屋,补偿款添了1万多元就住上了这座小楼。
移民们的新家里,当地政府已为每户备好了成袋成箱的米面油菜,还有电风扇、沼气灶等免费生活用品。有的炉灶已经烧好开水,移民进屋就可以沏茶了。
根据规划,社旗县对口安置淅川县马蹬镇移民11992人,涉及该县9个乡镇,设安置点17个;第二批6000余人,安置在6个乡镇,设9个安置点,目前已全部迁入。
社旗县财政局副局长谢常见告诉记者,社旗县选择最好位置,拿出最好的土地,给予最优的条件安置移民。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移民新村建有小学、幼儿园,有超市和卫生所,家家户户通上了电话、宽带和有线电视,用上了自来水,还有的移民村通上了天然气、用上了太阳能路灯。
“南阳市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规划总投资约150亿元。按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完成了141个安置点新村建设。”南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孙专才告诉记者,该市一共为移民调整生产和建设用地17.2万亩,组织对口帮扶资金2.04亿元,开展移民技术培训2万多人次,转移民就业5000人,实施扶持项目7400多万元,协调移民创业就业信贷资金2亿多元。
孟韶华说,为实现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除漯河市召陵区外,其他24个移民安置县全部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总投资达63164万元。2009年以来,省财政对25个移民安置县累计安排资金4.6亿元,对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筹措资金240万元支持93个移民新村计划生育服务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从全省规划的208个移民安置点看,不但土地条件、交通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好,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王小平告诉记者:“省直36个部门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具体细化措施,向移民征迁安置市、县作出了倾斜支持,直接帮扶移民资金20.92亿元。各地为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也整合支农惠农资金,倾力支持移民。”
(记者 李忠峰 李文煜)
相关链接:http://www.cfen.cn/web/cjb/2011-08/27/content_792836.htm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