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媒体关注
河南日报:“活标本”的搬迁史
时间:2011-08-23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量:

河南日报:活标本的搬迁史

 

本报记者 董学彦  本报通讯员 杨振辉

  作为新中国的首批水库移民,75岁高龄的淅川县移民何兆圣经历过三次大搬迁。从西上青海的辗转流离,到南下荆门的窘迫生活,再到北渡黄河的安居乐业,何兆圣这个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的“活标本”,亲身感受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820日,已搬到辉县市常村镇移民安置点的何兆圣,为我们讲述起他52年不同寻常的搬迁史。

  23岁西上青海

  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计划动迁淅川移民15.1万人。那时何兆圣23岁,是下寺区何家庄的会计。“听到政治动员,我热血沸腾地报了名。”他说。

  最终,淅川县从3万多报名者中选出8008名男女青年,分三批到安置点。1959318日,何兆圣带着新婚妻子,向青海迁徙,于当年4月迁入青海黄南自治州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到青海后,高原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人水土不服。1961年,何兆圣一家人历尽艰辛回到家乡。

  30岁南下荆门

  196411月,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淅川县开始向湖北荆门县、钟祥两地移民68867人。

  196638日,何兆圣带着父母、妻子和三个孩子共7口人再次离开故乡,迁入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14生产队,住进了土坯垒墙、茅草为顶的“统建房”。

  何兆圣说,淅川三个村1800名移民拥进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人口增长一倍。对移民来说,这些土地根本无法保障生存。1967年,第二批移民进入荆门,移民生存愈加窘迫。何兆圣和移民们再次选择了返乡。

  75岁跨过黄河

  1974年,何兆圣一家人回到了淅川,但原来的家园已被丹江淹没。返迁移民只有搬在这个叫乔家沟的山坡。“没有户口,没有耕地,没有房子。”何兆圣说。直到1985年,这种游民生活才宣告结束。这一年春天,他们被纳入政府管理,被命名为沿江村。

  2011626日,沿江村开始搬迁。何兆圣在三女儿何宏梅的搀扶下,开始了第三次大搬迁。老人乘渡轮越过丹江口水库,再坐客车跨过黄河,迁到千里之外的新家——新乡辉县市常村镇移民安置点。移民新村距离城区不到6公里,村里幼儿园、超市、卫生室一应俱全。

  从前两次搬迁的辛酸记忆,到老人今天幸福的微笑。他说:“搬了一辈子家,哪一次也没有这次好!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相关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1-08/22/content_568377.htm

编辑:

版权所有@河南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万通街72号

邮编:450000    电话:0371-69156622    邮箱:hnnsbd@163.com    网站浏览量:

豫ICP备1903989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4号    技术支持: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