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传递哪些信号
本报记者 李晓玮 董学彦
信号一: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背景】 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水利“基础脆弱、全面吃紧”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板”现象依然突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快扭转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措施】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1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十二五”期间完成15处大型和30处重点中型灌区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以上,力争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完善防洪减灾体系,2015年底前完成230条左右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任务;新修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引黄灌溉补源面积达到3000万亩。
信号二:优先发展民生水利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坚持把水利建设投资优先投向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利领域,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背景】我省民生水利近年来有了长足进展,但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大量病险水库存在隐患。一些城市饮用水供应紧张,防洪排涝不时出现问题。
【措施】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用5年时间,对全省20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突出抓好郑州、信阳、漯河、周口四个重点防洪城市,使其防洪标准逐步提高到100年一遇,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得到提高,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逐步实现村村户户通自来水。
信号三:扎实推进生态水利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背景】 目前,全省44.4%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部分地区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措施】 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到2015年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69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到60%以上,力争5年内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任务。抓好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和丹江口水源区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探索建立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启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建立全省地下水监测体系,提升地下水监控能力,逐步实现采补平衡。
信号四:加快水利改革攻坚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力争在构建水利发展保障机制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背景】 近年来,我省水利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但水利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
【措施】积极推进水利投入机制改革。确保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总量和增幅大幅提高,足额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走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建立水价调节机制。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水价制度。
相关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1-08/19/content_567204.htm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