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穿黄隧洞 南水北调济民生小浪底 蓄清排浊保安澜 小浪底水利枢纽已成为著名的生态风景区。
6月22日,“小浪底观瀑节”开幕,演员齐声高唱《黄河大合唱》。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示意图。
每年6月份是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时期,景象壮观,难得一见。
黄河上的伟大水利工程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水患,有史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如今,屹立在复杂地质环境上的小浪底工程,质量优良、安全可靠,防洪、减淤、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正逐步发挥,保障着母亲河的岁岁安澜,书写了治黄史上最辉煌壮丽的篇章;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高、辐射面积最广、解决吃水人数最多的水利设施,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工程。
盛世治水,泽被后人。根治水患,缓解了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九曲黄河第一坝
1994年9月12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西北约40公里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1999年10月25日,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0年1月9日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至此,中国人在小浪底建坝治理黄河水患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6月22日,小浪底大坝开闸放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水浪声,数条“水龙”从坝板洞中喷涌而出,数十米长的瀑布从天而降,形成了惊涛拍岸的壮观场面。游客们惊呼赞叹间,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捕捉这壮观的景象。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会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泥沙,其中4亿吨泥沙在水库和下游河道中沉积下来,下游河床由此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调水调沙就是通过调控水库泄水,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地送入大海,冲刷河床,减缓泥沙的淤积。
小浪底工程有83%的工程量集中在济源境内,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总投资额4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三项世界之最,六项中国之最。建成后形成了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港湾交错,山水交融,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
工程诞生以来,不仅为黄河的防洪、防凌、减淤等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也在改变着两岸人民的生活。这种变化,不仅减少了灾情,更利用资源改善了民生。这里的农民亲眼见证了一座宏伟水利工程的兴起,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座工程将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农民多年来靠侍弄一亩三分地为生。小浪底工程建成后,20公里长的大峪湾形成了2万亩的广阔水域,这些农民也变成了渔民。以前挥舞着锄头的手开始划桨撒网,“坐收渔利”。
小浪底将一方水利做成一方风景。黄河小浪底景区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长50公里。这里人文荟萃,大河滔滔,气势磅礴,峰奇峦秀,姿态万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旅游景观。如今,“小浪底观瀑节”成为黄河旅游的著名品牌,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也成为推动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
万古黄河第一隧
位于河南焦作温县境内的黄河北岸河滩,是穿黄工程的起点,盾构机就是从这里开始向南岸掘进。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亮点,穿黄隧洞是亮点中的焦点,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难度最大、工程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更是我国水利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篇章。
能够进入穿黄隧洞一探究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乘电梯通过竖井下行40米抵达工作面,坐电瓶工作车进入了隧洞,一路南行,渐行渐深,望着远方似乎没有尽头的隧洞和盾构洞壁上那一盏盏静静闪亮着的工作灯,让人有进入时空隧道的感觉……
南水北调工程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3个调水区,形成了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通过3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水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据介绍,作为整个穿黄工程最引人注目的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上游线全长4250米,共设计两条穿黄隧洞,其中过河隧洞长3450米,邙山隧洞长800米,工程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长,在国内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尚属首例。
在黄河河床底部50米至35米深的沙层中,开凿出两条隧洞,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很大。技术人员坦言,他们最担心的是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古树、巨石等,如克服不了这一难题,将影响工期。为保证已经开挖的隧洞不发生渗水、坍塌,盾构机每前进1.6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随着一道道技术难关被攻克,中国人的世纪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焦作是南水北调工程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我国水利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南水北调穿黄工程也正在温县演绎着美丽的故事。近年来,温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绵延几十里的黄河滩区兴建了10万亩三毛杨基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速丰林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不仅绿化了黄河滩区、保护了母亲河,而且为当地群众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29日 作者:郝青 赵永琦 赵树宴)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