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洒汗水 保工程通水
人物简介:陈学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宝郏(宝丰郏县)段一标项目经理。
我的梦想:为南水北调工程交上自己的圆满答卷。
我今年50岁了,干水电工程将近30个年头,参与建设了国内外50多项工程。2006年,我加入了南水北调建设的大军。
我们宝郏一标全长6公里左右,每天起床后,我6点就要到工地上检查一遍,看看各项工程的质量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巡查一遍差不多要两个小时。但这仅仅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同样的距离,同样细致的检查,上午、下午、晚上我还要各进行一遍。
这几日工地碰上了桑拿天,加上渠道里不通风,温度非常高,站一会儿就满身大汗,走一趟衣服就湿透了,但我每天在工地上的四遍巡查雷打不动。细节决定成败,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宝郏一标施工条件是整个宝郏段中难度最大的,除渠道外,桥梁、渡槽等各种工程形式应有尽有,被称为“南水北调的缩影”。这里地下水位高,要不停地抽水,否则渠底没办法开挖填筑。此外,地质构造复杂,页岩、硬岩等交错分布,岩石爆破量很大。
我们施工人员以工地为家,今年春节后我就没回过家,也没有休过节假日。我的老家在兰州,父母一直靠兄弟姐妹赡养。我在南水北调工地工作的几年,女儿参加高考,我没回去陪她,这些年确实愧对家人。但看着工程一天天加速推进,心里感觉很充实。人生总有缺憾,为南水北调工程,个人做点牺牲,我不后悔。
女儿读大三了,她来过工地,现在对我很理解,她给我发的短信里说:“爸爸,我越来越觉得你伟大。”这短信我一直存着,每每看起,心中都倍感欣慰。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整理)
采访手记
因为常年在工地上忙碌,陈学才又黑又瘦,不善言谈,像个农民。但一提起南水北调工程,他就来了精神,言谈间清晰传递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激情和责任心。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普通建设者,让南水北调工程加速推进,确保一渠清水早日北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