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
保生态促转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探索致富新途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宛玲):对于农业人口占了八成以上的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来说,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让经济在环境保护中发展,让环境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保护,是关系到水源地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记者近日在丹江口水库库区采访时发现,经过多年努力,库区很多地方已经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生态、经济双丰收的发展之路。
阵雨初霁,福森药业唐王桥金银花药材基地里一片绿意盎然。61岁的赵大爷正在地里埋头采着金银花。身旁的篮子里,细长的花瓣已经装了一半,金灿灿的甚是夺目。赵大爷说,摘一公斤花自己可以得八块钱,工钱半天一结。“我估计上午摘了44.9块,今天下午再摘个四十多块钱。我手头慢,人家有的年轻的,一上午摘七十多块。”
唐王桥金银花药材基地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龙头”陶岔枢纽工程所在地相距只有十六七公里的车程。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除了库区淹没的土地外,九重镇还需要提供660多公顷的永久和临时用地。土地的大量减少使得种植高附加值作物,提高产量效益成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必须之举。
作为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在进入丰产期后,每公顷的产值最高可达600元左右,并且一年四季都需要人手照顾,老人、小孩都可以做。说起金银花带给当地群众的效益,九重镇镇长贾杰掩不住的得意: “这个土地流转给福森药业之后呢,每亩地每年是500块钱(每公顷每年是33元),然后老百姓转化成产业工人之后,继续在这个基地里打工。每人每月可以挣到1500块钱左右的工资,并且呢它从锄草、施肥、摘花,打岔,磨芽以及修剪等等,男女老少,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可以做。所以解决了老百姓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在家门口就打工了,并且可以赚到钱。”
除了经济、社会效益,金银花的生态效益也很明显。药材基地副总经理叶青杰介绍说:“金银花是多年生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它有固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第二个不需要打肥料,用的很少,一年就施肥一次,复合肥或有机肥。”
而对于同处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距湖北省十堰市只有10公里车程的郧县樱桃沟村来说,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城郊型旅游经济成为了村民发展致富的不二之选。
记者在樱桃沟村采访时看到,一辆满载砖瓦的卡车停在了村民朱林的家门口。他家正在进行住房改造。朱林说,改造完成后,他家的房子将用于经营农家乐。“我们以前也有人搞农家乐,他们收入都还可以。大户一年可以搞个十几万块钱。我们才改造的,还没开始,估计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开张了。我们准备三个人搞。一整好就不再打工了。”
和很多地方农村修建的西式小洋楼不同,朱林家的房子用青砖砌墙,有着精美的木雕门窗,房屋整体呈现出浓浓的中国特色与乡村风貌。据樱桃沟村所属的郧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成介绍,未来,村里还有300多户村民的住房会改造成朱林家这样,散发着浓厚的乡村气息。 “我们给老百姓灌输的就是,你这个房子,你是搞农家乐,你不是自己住,你是让外面的客人住。房子建的都跟城里一样的谁来啊?城乡一体,不是城乡一样。城市的房子和农村的房子都搞得一样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提的口号就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但住起来呢,更比城市。”
对于这个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有着1500多人口的村子来说,把本村建设同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保护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
站在自家即将改造完毕的房屋前,朱林畅想着未来的好前景。“一年,二十万差不多吧,光农家乐。这一搞好就是主业啦,就不是副业了。”
编辑: